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

              A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 2.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     ]

              A.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 3. 汉武帝起用儒学之士的用人政策
              ①反映了社会各方面事务需要人才 ②其方式主要是策问
              ③适应了封建国 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是封建国家的一种选官制度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4.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 
              [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 5. “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 6.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     ]


              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
            • 7. “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 
              [     ]

              A、王阳明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
            • 8.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改经典是
              [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 9.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 10. 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和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     ]

              A.仁者爱人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