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这一主张(  )
              A.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
              B.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
              C.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
              D.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柏拉图认为,……人们用感官体验到的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绝对的芙德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在某些作品中,柏拉图称这些现实之外的纯粹的美德为“理念”,……理念可以通过人类的灵魂去了解,因为灵魂是不朽的,他蛰居于必朽的躯壳中。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问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在政治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详细地比较研究了君主、贵族、共和、僭主、寡头和平民六种政体,他主张法治,并认为“法律是不受情欲影响的理智”。

                                                                                                                      ——朱亚娥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和政治主张方面的不同。

              (2)结合材料分析,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和老师主张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治学态度。

            • 3. 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阐述的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的,强调个人是为整体服务的工具。由此可见,拍拉图著《理想国》(  )
              A.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追求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C.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D.试图挽救城邦危机
            • 4. 柏拉图曾警告说:“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此语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  )
              A.民主城邦里应一切自由
              B.人人享有直接参政权利
              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专制是束缚自由的镣铐
            • 5. 孟子曾对齐宣王说:至于治国家,你却这样说:把你所学的东西暂时放下来,先按我说的去办吧。那和你要玉匠按你的想法去雕琢玉石又有什么不同呢?下列与孟子观点最相近的思想家是(  )
              A.普罗泰戈拉
              B.柏拉图
              C.孟德斯鸠
              D.卢梭
            • 6. 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持这一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
              A.墨子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 7.

              古希腊有位学者曾说:“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攫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下列观点符合其想法的(   )

              A.支持民主政治
              B.反对奴隶制
              C.强调社会差别
              D.鼓吹人人平等
            • 8. 下列有关柏拉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曾师从亚里士多德,学习哲学
              B.曾三次到北非文化中心居勒尼,希望把那里的统治者变成哲学家
              C.他创办的阿卡德米学院,成为培养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重要基地
              D.他的《理想国》是叙事体著作,给后人智慧的启发
            • 9.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雅典现状时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从该谈话中可看出他
              A.推崇民主制度
              B.认为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
              C.欣赏僭主政治
              D.认为雅典民主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 10.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西方是民主政治的源头,为了适应民主政治的需要,古代西方哲学家都强调教育对民主政治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我们的护卫者……有必要像终宵不眠的警犬;他们在战斗的生活中,各种饮水和各种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处之若泰。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二  这样,只有哲学才有可能使人变成政治的存在。由此可见,教育并不是对某技能的培养;不如说,它是要形成权力与爱知识的统一。它只是要平息内在的冲突……。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

              材料三  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同某些目的相符的性格原来为当初建立政体的动因,亦即为随后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护卫者”的职责,指出使公民成为“护卫者”的主要途径。(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理由(2分)。据材料三,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目标(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人在教育领域对西方教育的贡献(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共同认识。(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