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间手工业在官营手工业的压制下,生存空间狭窄。他们为了生活和避免无谓的竞争,彼此之间总是对技术秘密实行封锁,甚至为保守一技之长,传子或传媳而不传女,或有女不嫁。……再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社会动荡,不仅使数十年、数百年积累的社会财富毁于一旦,而且使手工业生产的主体--家族不断更换,难以长期和连续发展。还有我国的多子继承制度所造成的折产不断,致使生产资本的积累和生成规模的扩大极为缓慢。
              --张九洲《中国经济史概论》材料二 近代中国城市化模式与西方相去甚远。日渐完善的口岸城市体系及农业过剩人口涌进城市,形成了中国畸变多态的城市化特征。里弄胡同茅草破屋是多数市民的栖息之地,农民离村与相关的都市膨胀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l957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从l949年的98个增加到l40个;另外中西部也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
              --宁克平《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材料四 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
              --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材料六 如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1)根据材料一,概述阻碍古代中国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相关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5)据材料四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6)从材料五图一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评价的理由。
            • 2.

              某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收集了一些法律条文。甲同学收集的是中国秦朝“秦律”的部分条文,并整理如下:

              《秦律》的律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法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乙同学收集的是查士丁尼汇编的《民法大全》,看到了下列条文: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1)根据甲同学搜集的信息,概括《秦律》的特点。

              (2)从乙同学收集的《民法大全》的法律条文中,你认为哪些规定值得肯定?

              (3)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制定《秦律》和《民法大全》的共同目的。

            •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兴则国兴。

              材料一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在论述西周政治制度时说:“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比西周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

              材料二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贞观二年,太宗……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

              “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是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

              ——唐太宗

              (2)材料二体现唐太宗哪些人才思想?概括其对唐朝的影响。

              材料三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3)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

            • 4.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西方是民主政治的源头,为了适应民主政治的需要,古代西方哲学家都强调教育对民主政治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我们的护卫者……有必要像终宵不眠的警犬;他们在战斗的生活中,各种饮水和各种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处之若泰。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二  这样,只有哲学才有可能使人变成政治的存在。由此可见,教育并不是对某技能的培养;不如说,它是要形成权力与爱知识的统一。它只是要平息内在的冲突……。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

              材料三  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同某些目的相符的性格原来为当初建立政体的动因,亦即为随后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护卫者”的职责,指出使公民成为“护卫者”的主要途径。(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理由(2分)。据材料三,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目标(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人在教育领域对西方教育的贡献(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共同认识。(2分)

            • 5. 某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其中主题为“与孔子同行——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以下是本次学习中所整理的图表结构,(10分)

              板块一:遥望当初的孔子

              1

              想当初

              孔子如丧家之犬,儒学迂阔难行

              板块二:再看历代的孔子

              2

              秦朝时期(秦始皇)

              焚书坑儒

              3

              西汉时期(汉武帝)

              4

              明清之际(李  贽)

              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5

              维新变法(②)

              孔子是变革的先师

              6

              民国初期(袁世凯)

              尊孔复古

              7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板块三:正视当今的孔子

              材料一

              孔子学院标志

              (画面是一只昂首高飞的和平鸽与地球图案组合,这两个图案又构成了一个变体的“汉”字)

                 材料二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材料三

                据新华社报道: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300多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1)请根据提示填写、完成①②③中的具体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视“当今的孔子”?(4分)

            • 6. (8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摘自《论语》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AriSlotle,前384—前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2分)

              (2)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

              (3) 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