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指差异性).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
              (1)材料一中,荀子以“义”而“群分”的主张属于哪派思想?他提出“群分”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群众”一词在1919年以前,使用很少。1925年,“群众”的使用次数达到最高峰,常用作“工农群众”、“劳动群众”等。1937年,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群众》周刊。
              (2)据材料二,1919-1925年,哪些历史事件促使“群众”一词日益流行?
              材料三  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个公众平台。QQ群的理念是群聚精彩,共享盛世。
              (3)材料三中“群聊”时代到来的条件有哪些? 你认为“群聊”的交往方式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西汉晁错 《论贵粟疏》材料二    建国初,人民政府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平均分配土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不久,多数农民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图景,生活积极性下降。1952年对山西49个村的调查,有1078亩土地被卖出;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农村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祁县的调查,在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有20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概括威胁小农经济稳定的诸多因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自耕农自身发展出现哪些新问题?
              (3)针对材料二出现的问题,党中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有何重大意义?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它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讲》
              材料三: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阅读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幅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②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伯里克利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 4. 政治治理是门大艺术,古往今来的政府都在探寻更高效、更合理治理模式。 
              材料一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它的颁布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通过何种政治制度实现真正的民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
              材料二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苗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南宋)华岳《田家•其三》(2)据材料二,归纳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材料四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4)“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 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1918年钱玄同发表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目的有哪些?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汉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的主要理由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