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     ]

              A.完善法律机制
              B.压制知识分子
              C.加强君主专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 2.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不包括: 
              [     ]

              A.兴办太学
              B.儒家经典成为全国规定的教科书
              C.多次在全国“举贤良对策”
              D.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 3.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4.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     ]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制机构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 5.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②从思想上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
              ③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④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 6. 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指出这一主张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 9. 儒学是孔子创立的,但在中国,也几经变迁,一变为汉代经学,再变为宋明理学,三变为经世致用之学。宋明理学发展相对于汉代经学最主要的变化是 
              [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维护封建统治为己任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