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著名学者程平山所著《夏商周历史与考古》一书,书中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历史资料证实了楚国是西周时期周王分封的诸侯国。回顾历史,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     ]

              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规定被分封者的义务
              D.规定贡赋
            • 2.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少,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该记载反映了
              ①王位可以继承②分封等级秩序③宗法制的最大特点④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3.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
              [     ]

              A.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
              B.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
              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
              D.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政治新体制的渴望和探索
            • 5.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6. 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C.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D.先有分封制、后有宗法制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摘自《王国维遗书》之《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以此从王国里分出许多侯国。侯国列侯只能衣食租税,不能过问政治。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依材料指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说说这种制度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汉武帝为何颁布“推恩令”?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这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鸟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到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横线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     ]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 10. 据史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     ]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D.扩大了国家疆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