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3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成为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所等。……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摘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材料提炼其具体表现。

              (5分)

              (2)材料二是哪一经济组织的标志?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分)

              (3)材料三漫画反映出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如何应对?(4分)

              (4)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政府在1992年、2001年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2分)

               

            • 2.
              【题文】(22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日益成熟,网购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消费的一个主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据《白银资本》等
              材料二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三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材料五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13、14世纪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流向,(2分)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4分)
              (2)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3)材料三中的“旧工业”指什么?(2分)在此时的世界贸易中,中国居何种地位? (2分)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思考中国工业与世界经济是怎样一种关系? (4分)
              (4)材料五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2分)
            • 3.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美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探讨近代以来世界大国的兴起过程,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益的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上古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

              材料二: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它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材料三: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材料一中“15世纪、16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先后成为大国”主要得益于哪些活动?(2分)

              (2)材料二中“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英国崛起的政治因素是什么?“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它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局面何时因何事而结束?(5分)

              (3)材料三中“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的美国,到二十世纪50年代为维持其世界大国地位,对外采取了哪些政治、经济、军事措施?(5分)

               

               

            • 4.

              历史上白银曾作为税收和贸易使用的货币,影响了社会发展过程。回答以下2题。

              1.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条鞭法”实行赋税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鸦片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2.“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③封建主势力加强           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5.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15至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五次发展机遇,对中国和西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16世纪前后中国和西方几乎同时出现工业文明的曙光,但中、西方发展状况迥异。17、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取得长足发展。请说出其在科技、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2)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康乾盛世”的余晖,西方却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工业革命。为什么中国没能发生同样的变革?(3分)

               

               

               

               

                 (3)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给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概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试图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的努力。

               

               

               

                 (4)20世纪50至70年代,新科技革命使西方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中国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失误。试分析中国出现失误的原因。

               

               

               

               

               

                 (5)20世纪80至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是怎样抓住这一机遇的?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局部到整体、全球化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6)从材料一中提取信息说明中国宋代的市场活动有何发展变化?(2分)这种发展对文学主流的表现形式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7)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市场也就开始具有了国际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则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括指出16~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3分)

               

               

               

               

                  材料二  二战前的世界市场基本上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几乎都从属于、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和交换。战后国际形势发展了深刻变化,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涌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使世界市场的国家构成发生了变化,世界市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各种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市场体系所组成。

                  材料三 

               

               

               

               

               

               

                 

              关税及贸易协定会议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大厦

                 (8)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二战后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2分)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 6. 【题文】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最客观的应该是( )
              A.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无穷灾难
              B.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先驱
              C.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D.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的,对近代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 7. 【题文】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      
              ①贸易中心转移   ②各阶级地位变化 ③资本原始积累增加  ④人文主义兴起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8. 【题文】下列文物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的条件是(  )
              A.地理知识的进步
              B.造船技术的进步
              C.航海技术的进步
              D.天文知识的进步
            • 9.
              【题文】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根据你的理解,说明其被“发现”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
            • 10. 【题文】在某业余作家撰写的《大航海时代》中,下列构思中可能符合史实的是(  )
              A.16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
              B.在18世纪,葡萄牙在中国的澳门取得居住权
              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D.1492年迪亚士第一次航行美洲的时候才发现了地磁偏角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