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

              A.主要靠其内在发展
              B.主要靠外在动力
              C.主要靠古罗马法制
              D.与对外掠夺有关
            • 2.

              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结束君主统治制度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建立民主共和制
              D.向法制化国家过渡
            • 3.

              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模块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而是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并且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
              C.法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
              D.德意志帝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
            •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6月,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法案获得通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将一部分“衰败选区”的议席,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1867年7月15 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该法案废除了上次改革保留的“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将其分配给新兴城市。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l个议席,伦敦增加4个议席,另有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l个议席。

              1884年,自由党为了在农村争夺选票,缓和农村居民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进行了第三次国会选举改革,颁布了“人民代表法”。该法案规定除地主及租地人外,农村中年缴房租l0英镑以上者均有选举权。

              ——摘编自《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三次议会改革发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并综合分析三次改革的积极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对此,你有何认识?(7分)

               

            • 5.

              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反映了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 6.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19年7月,德国国民会议通过了《魏玛宪法》,宪法规定: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另设参议院,由各邦选派的代表组成。最高法院有权裁决联邦政府与政府之间、各邦之间的争执。国家政府即内阁,由总理与各部部长组成,由总统任免,向国会负责,内阁成员必须得到国会的信任,否则需辞职。总统有统帅军队、任免总理和文、武官员以及解散国会之权。宪法第48条特别授予总统“国家强制执行”权:当德国境内公共秩序受到扰乱时,总统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届时公共基本权利“全部或一部停止之”。

              材料二  1949年5月,联邦德国制定了《基本法》,规定:设立“建设性不信任条款”,规定只有当联邦议院选不出新的总理,或者对总理的不信任案得不到议院法定多数票支持时,联邦总统才有权根据联邦总理的建议解散联邦议院;联邦总理只有当联邦议院在提出不信任案的48小时内以多数票选出新总理时,才得下台。联邦总统所颁布的法令必须得到联邦总理和有关部长的副署才能生效。

              ——以上材料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魏玛宪法》所体现的原则和存在的主要局限。(6分)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基本法》关于“建设性不信任条款”的规定如何避免了《魏玛宪法》的消极影响。(9分)

               

            • 7.

              (1 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八条:“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第十条:“意见的发表只要不干扰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到干涉。”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第十六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二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反映在政治上的共同要求是什么?(9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内容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这些民主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6分)

               

            • 8.

              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颁布,表明德意志帝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马克思却说德意志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德意志

              A.国家元首是皇帝
              B.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只对皇帝负责
              C.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D.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 9.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到18世纪60年代,北美殖民地经济蒸蒸日上,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费城、波士顿和纽约发展为2—3万人口的城市,成为北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大会还提出、讨论和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伯恩比在1759—1760年访问了北美。据他描写,弗吉尼亚人特别“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任何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二:现代民族国家起源于市民社会。所谓市民社会就是基于社会分工、私有制和商品的自由交换的基础上而组成的社会。非洲的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部落体制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只听部落长老的,政府和国家没有任何权威。……虽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但政治不稳定是独立后非洲国家最大的灾难。独立后的非洲出现了一条新的谚语:“在非洲,武装政变随着季节一起到来,有时是武装政变越过季节而来临。”非洲独立后政治上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就是腐败。

              ——摘编自钱乘旦等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得以确立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非洲独立后政治体制的选择。(9分)

               

            • 10.

              法国以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方式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型,原因是多方面的,托克维尔认为,“巴黎从外部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也成为工厂和制造业城市,……这同样令人生畏。巴黎的特殊地位是40年来在我们眼前不断更迭的所有政府跨台的重要原因,……旧君主制突然之间猛然崩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此”,“恰如人的脑袋过大,一旦中风,整个躯体便将瘫痪。”据材料法国大革命源于

              A.旧君主制下社会矛盾长久积累的结果
              B.法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C.贵族的特权造成社会不平等
              D.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