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2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材料三: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不甘的不仅仅是台湾民众,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

              材料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6分)

              (2)材料二中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2分)

              (3)材料三中条约内容出自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简述其恶劣影响。(2分)

              (4)材料四中歌曲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面对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万众一心、切实行动,建立起的战线名称是什么?(2分)

               

            • 2.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贫农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国民党“一大”宣言),就是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定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引自孙中山《对于中国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材料三 国共两党在20世纪30—40年代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

              ⑴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共的主张与国民党的主张哪些是一致的?(4分)

              ⑵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1分)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试分析这次合作失败的原因。(2分)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4分)

              (4)最终,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 3.

              (30分)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在这山水之间,一座神奇巨大的水堰古已有之,涌向成都平原的岷江水因它而变得温顺起来。2000多年前出现的这个水堰,造就了成都平原的过去和今天,至今仍是世界水利之上的奇迹。

              ……孟德芝,每天都要早早来到她位于老街上的蜀绣工作室,在20岁的时候,她就是一个为街坊四邻所称道的绣女。如今,她总是把多年蜀绣中的得意之作,摆放在工作室最显眼的地方。对于她来说,这些锦缎针线,不仅是她个人的历史,也是一座城市的历史。

              ——据大型纪录片《魅力四川》第一集《水润天府》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两种优秀传统文化和各自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二   介石先生台鉴:

              去年八月以来,共产党、苏维埃与红军曾屡次向先生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自此主张发表后,全国各界不分党派,一致响应。而先生始终孤行己意,先则下令“围剿”,是以有去冬直罗镇之役。今春红军东渡黄河,欲赴冀察前线.先生则又阻之于汾河流域。吾人因不愿国防力量之无谓牺牲,率师西渡,别求抗日途径,一面发表宣言,促先生之觉悟。数月来绥东情势益危,吾人方谓先生将翻然变计,派遣大军实行抗战。

              ——据毛泽东在1936年12月1日率领19位红军将领联名给蒋介石写的信

              (2)毛泽东在信中提出怎样的主张和理由?(6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不久后促使蒋介石“翻然变计”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4分)

              材料三    重庆沙坪坝区征地办公室普通干部丁萌,虽然位居“贪榜”之“苍蝇”级别,但有项单项桂冠引人注目——“最时尚贪官”,他居然很“萌”地给提审他的女检察官“上课”说:“我的西装没有1万元以下的……你是女的,穿的皮鞋都没有我尖,皮鞋要经常保养,买支几百块的滋润霜擦一下嘛。”丁萌也算没吹牛,办案人员在他家中搜出了一线品牌的皮鞋200双和顶级品牌西服100多套。

              ——据2014年10月31 日《新民周刊》

              (3)材斜三反映了我国当今怎样的社会现实?(6分)

              (4)综合上述分析,我国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应在哪些方面努力?(8分)

               

            • 4.

              中共的某份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然而有些人“数年以来,以‘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案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和压迫一切反帝运动”。这份宣言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华北事变前后
              C.西安事变期间
              D.七七事变以后
            • 5.

              (26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

               

              1869—1894

              1894—1908

              1908—1920

              1920—1936

              国内生产商品

              0.97

              3.51

              11.37

              3.81

              进口洋货净值

              3.59

              6.53

              5.65

              1.72

              合计

              1.25

              4.02

              10.46

              3.60

              注释: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材料二  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不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因而对外部资源、模式和市场的利用极其有限,也影响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后,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上表所反映的近代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变化的轨迹,举例说明导致1920-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异常的国际因素。(10分)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之处,简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国际因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外交角度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8分)

               

            • 6.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
              B.加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
              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
              D.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
            • 7.

              刘伯承曾指出“八路军是骨头,游击队是筋,老百姓是肉,三者结合才能组成拳头。”这形象地反映了

              A.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B.中共的全民族抗战路线
              C.瓦窑堡会议的战略决策
              D.重庆谈判后的策略调整
            • 8.

              “日本作战计划,系图强渡黄河,破退华军。此项计划,于今已告失败。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做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争中最大之会战。其结果,华方已获胜利,……(日军)今兹遭逢惨败,应无颜再向国内民众如此矜夸。”(纽约《先锋论坛报》)该材料评述的是

              A.喜峰口战役
              B.枣宜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台儿庄战役
            • 9.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这支军队应属于(     )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新四军
            • 10.

              1939年10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进一步在外交上,加强中美关系,依据自主外交原则,积极活动,总要做到使美国停止军火输给日寇……能够这样,我们在远东有苏美两国亲密的友谊。”对此理解不当的是

              A.中共对美国援华抗战寄予极大期望
              B.苏联在中国抗战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C.世界性反日统一战线亟待扩大范围
              D.美国对中国抗战政策开始发生转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