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下列文献中,主要反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和要求的是:

               

               

               

            • 2.

              法国史学家基佐在论述英国革命时说,“没有一种旧因素彻底消亡,也没有一种新因素彻底胜利,或者某一种原则取得了独霸的优势。”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英国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

                  C.1 832年的议会改革          D.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 3.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党者,乃本特异之政纲为全体所共认者,以一致之运动图国家之幸福,因而相与联合之一团体也。“……“惟记者(章士钊自称)之所信,则凡国家之能获政党之福者,必其国内有两大党,而亦仅有两大党,政纲截然不同,相代用事者也。”
              ——1912年 章士钊《论统一党》

              材料二
              “代议制不适于吾农业国,其所以然,则吾之所谓士者,本属游民,不能事事,古来以禄代耕之意,久已无存,益以浮滥淫靡、本土不具之习,所以腐人心性而堕人节操者,又随工业国之代议制转徙而来,外污中粪,不可究诘。”
              ——1923年 章士钊《论代议制何以不适于中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章士钊认为什么是政党?概述其政党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章士钊为什么认为“代议制不适于吾农业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相比,曾国藩的思想出现了具有新内容的变化,在伦理政治观念上由原来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保持天朝至尊,转变为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讲究“忠信笃敬”、“守定和约”。同时,他更重视引进西方技术的活动,认为是“救时之第一要务”“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王少普《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1922年《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基本思想主张的显著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启超归纳的第二期有何史实依据?“新时期”又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与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相比,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知识界关注的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孙中山将西方的“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的政治设想,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

              [     ]


              A.中枢机构分权制度
              B.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C.官吏考核和任免制度
              D.内外朝分立制约制度
            • 7.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     ]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 8.
              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绝对肯定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深入研究并传播马克思主义
              C.传播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
              D.较为彻底地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 9.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经历了数千年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①“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材料二: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②“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个学派的观点?根据材料,解释“和谐社会”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分别属于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代表人物有哪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