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请结合当时 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掀起了自救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随着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先进中国人进行工业化探索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2)依据材料二归纳“独特发展道路”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1872-1894年

              53

              4 697

              19

              16 196

              103

              28 000

              1895-1913年

              463

              90 801

              86

              28 469

              136

              103 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3)依据材料三,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其中的商办企业的原因。




              材料四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主编陆学艺教授认为:“当代中国经历了五次结构性的社会大流动:第一次是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六年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重塑,这种重塑实际上意味着原有阶级阶层关系和位序结构的彻底颠覆。第二次是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五年多维二元身份体系的建构,赋予社会成员以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身份,不同身份的人有着明显不同的利益、福利和社会地位,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地位随政治运动发生显著沉浮。第三次是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七年社会流动的失序,政治运动对社会产生了全方位影响。第四次是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一年社会分化与流动模式的转换,不仅原来的阶层发生了分化,新的阶层也开始出现。第五次是一九九二年以来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初步成型,形成了一种由十个主要基于职业的社会阶层组成的新阶层结构,在该结构中,不同阶层所处的等级位序也初步被确立起来。”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深刻影响前三次社会大流动标志性政治事件?分析后二次社会大流动反映了怎样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

            • 2.

              甘地和孙中山是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


              1937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






              材料三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2)根据材料二及图示,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建设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

            • 3.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针对有人认为李鸿章是东方俾斯麦),梁启超认为李鸿章难以与俾斯麦媲美,“李鸿章之学问智术胆力,无一能如俾斯麦者,其成就之不能如彼,实优胜劣败之公例然也。……李自诉其所处之难,而不知俾亦有俾之难,非李所能喻也。使二人易地以居,吾知其成败之数亦若是已耳。故持东李西俾之论者,是重诬二人也”。

              ——摘自百度网

              材料二:1989年的今天,柏林墙倒塌,人类差点互相扔蘑菇弹玩死自己的冷战进入尾声。从那以后,要观察“同一种民族,不同的梦想”,就只能去38线了。

                                                              ——摘自百度网

              材料三:“我写的是一部抗争与泣血的回归史。‘两岸统一’不是人为的遐想,也不是标语式的政治口号,而是被生生割裂的海峡两岸发自生命本身的呐喊,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阎延文《台湾风云》

              请回答:

              1.梁启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证明此观点。

              2.为什么柏林墙倒塌“冷战进入尾声”?怎样理解“‘同一种民族,不同的梦想’,就只能去38线”?

              3.据材料三,简单说明“两岸统一”问题的由来?为什么说两岸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 4.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材料二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

              [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

              年份

              种数

              印数

              印张数

              合计

              其中:新出

              1950

              12153

              7049

              463

              590988

              1951

              18300

              13725

              70330

              1262586

              1952

              13692

              7940

              78566

              1698351

              1953

              17819

              9925

              75421

              2134347

              1954

              17760

              10685

              93913

              2509035

              1955

              21071

              13187

              107914

              98277

              1956

              28773

              18804

              178437

              4316681

              ——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

              (2)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 5.

              城市化进程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导致城市化,这只是世界各国的中世纪城市向近代城市转化的一种模式:即是城市内部结构的变动引起城市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城市性质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其变化程序为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又反过来推动工业化,形成互为因果,互相作用的循环式发展。这种演变过程通常属于渐变型,演变的时间较长,欧美的近代新兴城市多属此种类型。我国近代城市化属于后发型的,却不是从工业化开始,而主要是从以对外商贸为主的变化开始,并且在近代产业结构中,商业资本大大强于工业资本是一以贯之的固定格局:1894年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的比例是9.7∶1,1920年是3∶1。其演变过程表现为突变型,近代中国因开埠通商而兴的沿海沿江城市大都属于此种类型。——黎仕明《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之关系》

              (1)根据材料一比较近代欧美和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不同特点。


              材料二: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之后,大庆逐渐发展成为石油城,鞍山发展成为钢铁城。1978年改革开放后,深圳则逐渐发展成为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创新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原因。

            • 6.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一个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到巧世纪末(尤其是明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了江南市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选自《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

              材料二1895年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特别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形成现代工商业城市;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业城市或矿冶城市;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如青岛、石家庄、郑州等。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

              ——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中国很多地方都是“有城没市”,没有人气,甚至是空城。“城”可以造,大楼可以造,但“市”造不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城市化的过程没有以人为本,“人”字写得太小了。

              ——《中国经济周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至明清市镇机能的变化。试用史实说明这一变化对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及其时代特征。

              (3)材料三表明我国推进城镇化的着眼点是什么?材料四指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 7. 铁路修建对世界经济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

              —《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

              —摘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材料三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甘地曾说: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

              —甘地《印度自治》

              材料四  铁路帮助欧洲人将统治强加于非洲内地,但他们也传播了其他东西;不仅有花生和树胶的贸易,而且有西方医学知识。因为没有公共健康的改善,铁路将会传播痰病,增加流行病的危险。

              —[英]尼尔·弗格森《文明》(2011年版)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铁路建设的发展直接受益于哪两项技术的进步?

              (2)根据材料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3)材料三认为铁路修建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4)材料四与材料三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指出导致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 8.

              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

              材料一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材料二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成为当时清政府最佳选择的优势所在。 

              (2)19世纪晚期,马建忠对于西方的认识已经有所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体西用”宗旨的。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洋务运动时期军用企业的兴办概况

              表1

              年代

              局厂名称

              创建人

              所在地

              1865

              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李鸿章

              上海

              1865

              金陵机器局

              李鸿章

              南京

              1866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

              1867

              天津机器局

              崇厚、李鸿章

              天津

              1869

              西安机器局

              左宗棠

              西安

              1869

              福建机器局

              英桂

              福州

              1872

              兰州机器局

              左宗棠

              兰州

              1874

              广州机器局

              瑞麟

              广州

              1875

              广州火药局

              刘坤一

              广州

              1875

              山东机器局

              丁宝桢

              济南

              1875

              湖南机器局

              王文韶

              长沙

              1877

              四川机器局

              丁宝桢

              成都

              1881

              吉林机器局

              吴大澂

              吉林

              1881

              金陵制造洋火药局

              刘坤一

              南京

              1883

              神机营机器局

              奕譞

              北京

              1883

              浙江机器局

              刘秉璋

              杭州

              1884

              云南机器局

              岑毓英

              昆明

              1884

              山西机器局

              张之洞

              太原

              1885

              广东机器局

              张之洞

              广州

              1885

              台湾机器局

              刘铭传

              台北

              1890

              湖北枪炮厂

              张之洞

              汉阳

              ——摘自李时岳 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

                 洋务运动兴办军用企业的经验与教训,对后世影响深远,根据上列表格中的信息,请从国防建设的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关注时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0.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及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主要历史条件。(3分)

              (2)19世纪中期至1 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别涌现出哪些重要的政治派别,其主要主张分别是什么?(5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