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海国图志》            《民报》、孙中山题词       《新青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3分)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2分)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1分)
            • 2.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 3.
              该图为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79年列出的课程计划。该课程

              ①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②重在培养翻译人才    
              ③要求学生文理兼修 
              ④注重近代思想启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
              下列文献中,最能说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先声的是:

              A.            B.                   C.                     D.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体西用”思想,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之初,那是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的两句话:“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话说于鸦片战争期间萌发的“师夷之长技”二十年之后。随之,一些留心时务与洋人打交道的官员对此大都有所探讨。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查考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州,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郭嵩焘说:“西洋之入中国,成为中国一大变,其气机甚远得其道而顺用之,亦足为中国之利。” 
              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破产,是对“中体西用”宗旨最残酷的批评。经此剧变,没有被硝烟和波涛吞没的官佐长了一智;许多钻研经籍、流连诗文的知识分子,也在救亡图存的呼唤下前进了。如谭嗣同,他痛切地审察政治得失,沉思事变的由来,为了回答“洋务之术尚未精,必变法以图存”的问题,就“道器”、“体用”的关系,他在1895年七八月的《报贝元征书》中发表了深刻的意见,一面从理论上批判了“中体西用”的不当,一面也是从“中体西用”的时效中对如何接受西学,接受什么样的西学进行了检查和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评析。
              (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 6.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7.
              郑观应在谈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时说:“今之自命正人者,动以不谈洋务为高,见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下列选项不能为此话提供依据的是
              A.驻英公使郭嵩焘在日记中承认西方文明有超过中国的地方,日记被奉旨毁版
              B.为“徐图自强”而创办的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
              C.据《东西学书录》统计,到189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126种
              D.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因奔父丧,乘坐了外国的小轮船,几乎被顽固派开除省籍
            • 8.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李鸿章这一观点体现的思想是( )
              A.师夷长制以制夷B.发工商业,与列强商战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 9.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五: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1945.4)                                        
              请回答: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思想主张的概称。(2分)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5分)
              (3)根据材料四,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4)结合五则材料,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具体指出其代表人物及主张,语言要精练)(4分)
            • 10.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