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4分)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思想理论发展的角度举例说明在20世纪上半期孙中山是怎样顺应“潮流”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重要贡献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哪些重大问题?从三位伟人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良品质?(6分)

               

            • 2.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三  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四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3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3分)

              (3)透过材料三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3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3分)

               

            • 3.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4分)

              请回答:

              (1)文艺复兴的理论来源是古希腊人文主义,那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来源分别是什么?(2分)

              (2)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6分)

              (3)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6分)

               

            • 4.

              (25分)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一一《孙中山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

              材料二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据统计,就地域看,上海78人,南京1 7人,北平12人,杭州8人,广州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2人,徐州、西安……南洋、日本各1人,未详5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学生3人、律师1人,官吏1 2人,职员4人、实业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 3人,未详3人。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小部分是恶梦。

              一一(据范岱年《三十年代的中国梦》)

              (2)为什么说《东方杂志》进行的“梦想”调查对于了解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和“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任选其中一个梦想来概括分析其必然性。(10分)

              材料三  毛泽东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日起,便“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9分)

               

            • 5.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政治运动从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的原因。(6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

              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材料五与材料三、四相比有何变化?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党章修改的认识。

               

            • 7.
              【题文】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规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4分)
              (3)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 8.
              【题文】史料研习、理论指导、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
              (1)史料研习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辑万里①,乃不僭位号,不传予孙,而剑为②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腰腰乎三代之馈意③,其治国常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④,……米利坚和重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无恶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 ⑤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材料中划线的5部分,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序号:         结合1787年美法谈谈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创古今未有之局”的?
              (2)理论指导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共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新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理论来源
              基本主张
              实践过程
              结果
              孙中山
               
              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中华民国,但未改变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性质
              毛泽东
              马列主义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3)社会调查
              调查历史见证人,了解北京市民对50年代新社会的感受。请参照示例,任选一个题目说明调查理由。
              答题示例
              调查题目:1950—1952年农村土地改革
              调查理由:了解当时农村废除封建剥削关系、农民获得土地的感受。
              调查题目①: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
              调查题目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调查题目:(写出序号)            
              调查理由:
              (4)问题讨论
              日本、西欧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对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经济繁荣的原因,有不同的认识角度。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事实加以概括。
              角度l:经济因素
              角度2:政治因素
            • 9.
              【题文】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人物提出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2)图二是      的机关报,图一中的人物在图二《民报·发刊词》上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阐发为“        ”、“        ”、“        ”,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图三的主要进步意义是什么?
              (4)三幅图的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
            • 10.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任务: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简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领导的革命斗争,给中国带来了怎么的历史巨变?
              (2)孙中山与毛泽东领导民主革命所走的道路有何异同?
              (3)分别说明毛泽东在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将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革命道路的中道历史贡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