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B.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D.政府没有给予大力支持
            • 2.

              洋务运动没有真正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侵略势力的强大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选择说法正确的序号。(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2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两个阶段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6分)

               

            • 4.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近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5.

              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B.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C.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D.有利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 6.

              江南制造总局在其办公厅和各厂办公所门口都悬挂着两块虎头牌和拷打工人的刑具“水火棍”。工人常遭鞭打和“枷号示众”,受惩罚重者还要进牢房。这表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企业

              A.在管理上具有封建性
              B.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其工人由士兵充任
            • 7.

              严复认为近代中国一个政治派别的主张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关于这一政治派别的主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求大力发展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B.其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D.提倡在中国实行文学革命
            • 8.

              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合反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这表明

              A.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西方列强
              B.李鸿章筹办洋务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
              C.建立强大海防,借之与列强妥协谈条件
              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875年11月,李鸿章就日人易服一事质疑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道:“贵国祖先采用我国服装乃贤明之举,我国服装纺织方便,用贵国原料即能制作,如今却要模仿欧服,实在要付出莫大的冗费。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当即回答说:“毫无羞耻之处,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正如我国自古以来,对亚洲、美国和其他任何国家,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我国旧服宽大而不轻便,适应怠慢而不是应勤劳,然而我国不愿意慢慢致贫,想要勤劳致富,所以舍旧就新,现在所费,将来可得到无限回报。”        ——摘编自舟欲行、黄传会《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                                                                              

              (1)根据材料,概括李鸿章和森有礼两人争论的观点。(4分)

              (2)根据材料,结合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相关事实评析其争论。(11分)

               

            • 10.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李鸿章洋务运动一览表

              时间

              举措

              时间

              举措

              1863年

              设上海外国语文学校

              1880年

              设水师学堂,设电报局,请修铁路

              1864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译书局

              1881年

              成立开平矿务局

              1869年

              设机器制造局

              1882年

              筑旅顺军港,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厂

              1871年

              设轮船招商局

              1885年

              设天津武备学堂

              1875年

              办铁甲兵船

              1887年

              办黑龙江漠河金矿

              1876年

              派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驶

              1888年

              成立北洋海军

              ——整理自蒋延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的核心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