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实施中的措施应被视为“后退一步的有(     )

              ①将所有国有企业转给资本家经营  ②本国和外国资本家可以合法经营

              ③农民们被准许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④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2.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 20 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 3.

              根据苏联报纸所做的估计,苏联妇女平均每天花两小时排队购物,全国合计一年浪费掉一百亿小时在排队上,相当于一千五百万人一年工作五十周,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的时间。此项统计反映了(  )

              ①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人力的浪费严重

              ②苏联妇女喜欢借购物时机联谊交友

              ③苏联物质匮乏,供需失衡

              ④苏联物价上涨过快,出现抢购风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 4.

              瞿秋白在1921年5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现在丰富得多了,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而很不稳。”材料中描述的前后情形变化,主要反映了苏俄实施(  )

              A.工业化方针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运动
            • 5.

              1921年列宁在《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B.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将国家从经济灾难中拯救出来
              C.“功劳”是指该政策在特定环境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D.列宁决定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6.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体制”的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功大于过”说,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二是“过大于功”说,他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三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 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举措有什么特点?有何意义?(3分)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说明你的理由。(3分)

              (3)材料三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生产行业?依据材料简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2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

               

            • 7.

              斯大林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新经济政策不同点是(  )

              ①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②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④改变了工农联盟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

              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 9.

              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
            • 10.

              前苏联笑话:农夫伊万捉到一条大鱼,回家对老婆说:“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的走到河边把鱼扔回去。鱼在水里划了个圆,举起右鳍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