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18年4月,列宁曾说:“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对此观点的评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苏俄中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存在分歧
              B.列宁主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化
              C.列宁提出该观点是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D.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 2.

              强制性是余粮收集制的特征之一。联共(布)领导人、被誉为党内头号思想家的布哈林曾说过:强制是“吸引农民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手段。”布哈林认为强制性有利于

              A.保证战时的粮食供应
              B.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C.组织农民,发展生产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

              1921年苏俄暴动者提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  )。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国内战争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4.

              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真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 5.

              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包含“旧东西”的有(  )。

              实行粮食税 

              ②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③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 

              ④允许自由贸易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6.

              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7.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摘自《苏联兴亡史》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结合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反映了什么经济政策?(4分)

               

            • 8.

              有人说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说法的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调整 ③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 9.

              下面是苏俄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农业集体化推进了苏俄经济的发展
              B.苏俄农业发展远远超过工业发展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 10.

              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的30%。到1932年占到英国机器出口的90%,世界机器出口的50%。这主要说明(  )

              A.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
              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D.不同制度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