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最大的买主。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工业化时期,苏联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缩短了苏联完成工业化的时间
              D.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 2.
              美国罗斯福首次竞选总统与德国希特勒竞选建立纳粹政权大约在同一时期。面对同一背景,两人提出了一项共同的因应诉求。此项诉求最可能是(   )
              A.政党轮替执政B.实行民主政治C.解决经济危机D.建立集权政治
            • 3.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至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危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试说明1929年~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4分)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在社会福利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材料一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此次峰会发表宣言,强调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各国领导人重申了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原则。     ——《新华网》
              (2)依据材料一,指出国际社会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2分)
              材料二  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纵观这些措施,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来提高我国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民生工程等措施,促进经济较快增长。                                          ——《新浪网》
              (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2分)
            • 4.
              某人在撰写论文时使用了以下的参考书:《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范围应该是
              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C.欧共体和欧洲的联合发展D.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
            • 5.
              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   )
              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
              B.社会主义是天堂
              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
              D.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
            • 6.
              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苏联的购买力则占到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90%,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 50%。这说明
              A.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
              C.苏联对机器需求的增加D.苏联是进口机器的国家
            • 7.
              图片是历史的印象,能记载各个时期人的企望。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1                     图2
              (1)材料一两图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的部分景象。图1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什么重大问题?(1分);图2表明,美国妇女满意政府为其提供社会保险。新政的这一举措有何影响?(2分)

              图3                              图4
              材料二
              (2)导致材料二中苏联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由此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1分)
              材料三:

              图5                                   图6
              (3)上述图文记录了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观察图5,这位老农真挚的笑容的原因是什么?(2分)对图6和全国妇联的调查,你是怎样看的?(2分)
            • 8.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包括
              A.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
              B.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促使各国找到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正确方式
            • 9.
              下列属于1929——1945年的常用语是:
              A.经济危机 国家干预经济 法西斯
              B.经济危机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战争
              C.国家干预经济 法西斯 社会福利制度
              D.国家干预经济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法西斯
            • 10.
              美国经济危机期间,胡佛政府曾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为此政府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这说明胡佛政府
              A.积极推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应对经济危机
              B.寄希望于企业的自由合作与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C.通过协调各部门企业活动,缓和社会矛盾
              D.调节雇主与工人的矛盾,增加就业机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