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缓和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减少农产品出口,稳定国内市场
              C.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D.提高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利益
            • 2.

              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

              ①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      ②实行社会救济,建立福利制度

              ③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      ④整饬财政金融,重建银行公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3.

              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要使消费与投资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不得不予以调节”。20 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5位自己信任的人成为最高法院法官,时人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这表明(    )

              A.资本主义调节机制可以解决经济危机
              B.罗斯福新政破坏了传统三权分立原则
              C.解决经济危机不能以牺牲民主为代价
              D.非常时期总统的行政权得以扩大强化
            • 4.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材料的观点(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5.

              (26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大量使用雇工和女工。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工人居住区的贫困、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材料三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 它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援助、社会服务、老年伤残保险、医疗补助和孕、残儿童补助等六个方面, 对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一度曾经功勋卓著:这项制度设置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阶层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化等等趋势,曾经的盛景渐渐消损,从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新的思考。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人的生存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8分)

              (3)比较材料二、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12分)

               

            • 6.

              罗斯福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共事业法》等,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

              A.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B.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 7.

              20世纪30年代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经济学说史上的革命。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流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下列属于该流派思想主张的是

              A.完全肯定国家干预下的市场改革
              B.通过高福利来消除贫富差距
              C.加强自由经济成分,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
              D.反对经济全球化
            • 8.

              下表是1933—1939年美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1933年

              《紧急银行救济法》

              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

              1933年

              《联邦证券法》

              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

              1934年

              《证券交易法》

              1935年

              《存款保险法》

              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

              1935年

              《社会保障法》

              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

              1939年

              《民用航空法》

              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立法工作更加全面
              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增多
              D.二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
            • 9.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于1931年9月放弃金本位,中国货币对英镑的汇率大幅度上升。中国与欧洲的生丝贸易以英镑结算……10月,这些市场的交易开始缩减。

              ——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

              (1)结合所学分析英国为什么要放弃金本位?这种做法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材料二  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 

              (四)提倡征工  赞助政府实施征工制度,鼓励民众参加义务劳动。尤以开发交通道路,修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 

              (五)促进工业  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工作。

              (八)调整金融  鼓励民间之储蓄,活泼资金之融通,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     

              ——蒋介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1935年) 

              (2)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中美两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罗斯福新政在内容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5分)

              (3)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了大萧条,为什么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却没有给中国带来繁荣富强?(4分)

               

            • 10.

              “罗斯福新政通过承认大部分在政府里没有代表人的那些集团的地位,实现了一种更为公正的社会。”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保障工人权利
              B.整顿财政金融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公共工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