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二 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伯利克里是如何发展民主政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1949—1956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完善政党政治,中共十二大又确立了怎样的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为扩大基层民主,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式载入宪法。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66——1976年,十年动乱。造反派夺权。人民代表大会停开,公检法陷入瘫痪,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197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6年,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年,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请回答:
              (1)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三个阶段的基本内容、阶段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009年9月4日,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这是因为我国实行了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 5.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对以上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多党制
              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D.基层民主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重要制度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材料四: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材料一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罗马法最终完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3)材料三出自哪部文件?辛亥革命建立了20世纪初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指的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确立了哪些民主制度?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请回答:
              (1)请以英美内阁和议会的关系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在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思路方面,美国和中国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的美国领导人非常热衷于“输出(美国模式的)民主”,要求其他国家全盘接受美国民主模式。你对此如何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你认为对世界各国不同的政治文明该持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1950年4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说:“我党中央从来没有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下过命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命令都是党的创意,许多重要的文告都是先由党拟定初稿(不经过党的准备、考虑,是没有的),然后经过政协全国委员会或政务院讨论通过。”以上材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国家政权②建国初期,党在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上比较慎重
              ③建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④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9. 2009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建立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0. 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最能说明
              [     ]

              A.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的政府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初步形成
              C.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