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强调:“为了保障人 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此国家(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结束了“文革”
              D.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
              材料2: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

              材料3: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

              材料4: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召开情况表

              材料5: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1和材料2指出18世纪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明显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及其突出特点。美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4和材料5概括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据此指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对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千年的政治文明史,就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解释重大政治制度、事件,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清官考辩》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笑着拉住他并和他握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并亲切地和他交谈:“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    

              (2)萧姓盐商说“今天总算见到民主了”,请依据材料二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l,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材料四  在估计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材料四的方法,分析材料三中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政治民主化是普世价值,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材料四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至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五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从以上表格内容中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的是

              [     ]

              A.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C.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
              D.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6. 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一国两制”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史》

              材料二 一种民主模式的相对优缺点,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多元性、种族分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生活方式。

              材料三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大代表选举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史实举例说明。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建国后新中国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之处?



              (4)结合材料三概括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 8.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 ②民主集中 ③社会主义 ④民主协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9.

              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某纪念大会上说:“60年前,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同经过普选产生的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 10.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