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踢的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 2.

              下面是我国1950-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其中城镇人口缓慢增长的时期是

              A.—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3.

              “在长长的革命混乱的年代里,可以得到的生活原料一点点减少……情况同饥荒不同,大米还有供应,但是想达到饮食均衡的标准已经是不可能……研究如何使用肉票的最佳方案,成为家里每天谈话的主要话题,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一位嫁给中国人的美国妇女曾对某一时期的景象做了如此描述。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年困难时期”
              C.1962—1965年经济恢复调整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4. 12、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抓革命,促生产"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5. 21、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6.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 7. 下列图示中,最能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一幅是:
              A.
              B.
              C.
              D.
            • 8. 3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9. 27、(26分) 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方式和观念往往折射经济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材料二   此前人们的生活消费都纳入到封建社会严密的体系之中,衣食住行都有严密的规章典制……但到了晚清,封建力量衰退,尤其在租借,封建专权的力量更受削弱,使平民也有权去挥霍享乐。到了19世纪的70—80年代,崇尚奢靡的消费风潮愈演愈烈。

              材料三  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单位:元

              195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

              3.07

              15.22

              90.9

              268.95

              材料四  五十年代,许多上海家庭都把余钱用于购买缝纫机。这样既能自制一家老少四季衣服,还能帮人做衣服收回成本。……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谈及消费很多人认为总重要的该花的钱是用于掌握信息、文化知识。相当多的上海市民不在固守“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越越多的人接受消费贷款。      ——摘编自《变化中的上海市民消费观》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上海消费风气的变化,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3)据材料三,分别概括1958——1978年和1978——2008年国庆消费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10分)

                 (4)结合以上材料,你对不同时期的消费有何认识?(4分)

            • 10. 下列是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解读两幅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     ]

              A.工作中心都已发生转移
              B.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重大突破
              C.民主与法制建设尚待确立
              D.两大思想理论体系受到真诚拥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