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表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方面是

              A.生产的经营管理和分配方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2.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材料三  浙江省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2分)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和政策因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4分)

               

            • 3.

              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①实行对外开放,拉近了与欧美国家的距离

              ②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 

              ③中国与西欧国家隔阂与矛盾消除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4.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其完全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B.它体现了当时领导人急于强国的主观愿望
              C.它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
              D.它是中国缺乏建设经验的一种极端体现
            • 5.

              下列两幅图片展示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有(  )

              ①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都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6.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 7.

              阅读下图《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①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农业合作化运动过急过快
              B.①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②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②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与中国差距拉大
            • 8.

              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语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图一 人民公社好                        图二 联产承包好

              ①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图一反映出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 9.

              图是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其反映出中国

              ①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②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③始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26分)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摘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民生主义。(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有哪些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10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6分)

              (4)你从上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社会的民生政策和邓小平的富民措施中得出的共同结论有哪些?(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