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题文】英国历史学家马考利说:“一个在1789年、1794年、1804年、1814年和1834年都对大革命持相同看法的人,要不是神启的先知,就是顽固的笨蛋。”他强调的是
              A.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
              B.史学对现实具有借鉴功能
              C.历史发展具有客观性
              D.不同阶级对历史有不同的认识
            • 2.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杰斐逊(美国)

              材料二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五章 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之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斯图沃特(美国)《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目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托克维尔和杰斐逊共同的观点,以英、法两国历史为例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三章、第十章、第十九章目录的核心含义。(7分)

               

            • 3.
              【题文】(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杰斐逊(美国)
              材料二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五章 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之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斯图沃特(美国)《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目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托克维尔和杰斐逊共同的观点,以英、法两国历史为例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三章、第十章、第十九章目录的核心含义。(7分)
            • 4. 【题文】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继承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代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经济繁荣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B.专制社会里,君主改革容易带来危险
              C.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矛盾并不尖锐
              D.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 5. 【题文】历史学家评论某一政权,指出:“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虽号称革命之子,实为开明专制的精神后裔,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强调平等而不重视自由,注重秩序与阶级。”评论中的“他”是指
              A.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
              B.成立清教政权的克伦威尔
              C.背叛民国而称帝的袁世凯
              D.妄想征服全世界的希特勒
            • 6. 【题文】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造成了政局动荡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7. 【题文】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1793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年又改名为“路易十六广场”,1830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②七月王朝时期
              ③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④督政府时期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 8.

              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 9.

              (8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学家,无论感兴趣的具体领域是什么,都无法忽略18;0年这个转折点。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转折点之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速度明显而加速地加快。然而,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一个巨大的矛盾体一一法国。在理论上,没有其他国家能比它发展得更快。如我们所知,法国有十分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法国企业家的天赋和创造性,在欧洲堪称无与伦比。不过事实上,法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层面,明显慢于其他国家。国内的人口平稳增长,却没有急剧猛增。城市只有不算大的发展(巴黎例外),实际上在19世纪30年代初期,有些城市还缩小了。对此矛盾现象的解释是,正如我们所知,原因在于法国大革命本身。

              (1)上述材料认为法国在理论上没有其他国家比它发展得更快,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之。

              (4分)

              (2)材料中“对此矛盾现象的解释是,正如我们所知,原因在于法国大革命本身”,为什么说原因在丁二法国人革命本身?(4分)

               

            • 10.
              【题文】恩格斯在总结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特点时指出,为取得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使更激进的派别执政,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当这个目的达到时,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就会“从舞台上消失了”。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大资产阶级执政时一系列反封建法令的实行是完全成熟的果实②众多革命俱乐部的出现,表明革命远远超出了原来的目的③雅各宾派的政策表现了激进措施④热月政变标志着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从舞台上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