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学者认为:“在法国革命的范围内存在着一场就其起源和进程、危机和结局而言都是独立的农民革命。”而又有学者说在法国大革命中“极端保守的农民形象和作为革命力量的较为现代化的农民形象是同时并存的”。这说明(  )
              A.欧美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
              B.法国大革命中保守的农民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
              C.农民在推动法国政治现代化中亦表现了保守性
              D.农民群体从革命者回归为抗拒变迁的保守势力
            •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4、15世纪先后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商品竞争中,手工业者中分化出富裕的手工业作坊主,成为资本家。他们雇佣的大批学徒和帮工则成为雇佣劳动者。在欧洲城市中,封建主各等级间的附庸关系逐渐被资本家与工人间的雇佣关系所取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
              商人阶级的出现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些城市中,商人们凭借对市场行情的掌握,提供原料和收购产品给家庭手工业中的小生产者,自己成为包买主资本家。小生产者则沦为领取计件工资的雇佣工人。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  对近代化动力的作用评价,史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革命不如改良,革命只具破坏作用,凡以大革命形式实现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往往动乱频繁,国无宁日。而凡是通过改革转入近代化道路的国家,则能保持稳定的发展。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改良主义走不通。必须采取革命方式,彻底推翻旧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近代化。
              --改编自《中国近现代国情》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两种方式。
              (2)阅读材料二,你赞成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至少两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 3.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权宣言》颁布的背景。(3分)
              (2)在《人权宣言》封面上方的中间有一只“理想的眼睛”,光芒四射。谈谈你对设计者寓意的理解和认识。(3分)
              材料二:《自由引导人民》是著名画家德拉克洛瓦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反映的是法国1831年“七月革命”的史实。画中高举三色旗的是象征自由女神的妇女形象,她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1831年5月1日,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不久这幅画被政府收购,不再展出,官方的理由是“太革命了”。
              17年后的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政府在卢森堡宫展览该画。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到卢浮宫永久性展出。
              (3)这幅画的命运反映出法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什么特点?民主力量为什么能最终取得胜利?(6分)
              (4)两则材料所体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3分)
            • 4. 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建筑,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和殿(图一)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朝举行大典的地方,新皇帝登极,颁发重要诏书,以及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发布新进士黄榜,都在这里举行庆祝仪式。当皇帝升座时,殿前陈列的鹤、鼎、炉都升起袅袅香烟,缭绕殿宇。殿廊下的金钟、玉馨和笙、箫、琴齐鸣,跪在丹犀和广场的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充满了肃穆的气氛。

              材料二  古希腊人也创造了一种建筑模式。雅典人经常集会的普克尼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支撑着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图二).这种形状保证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能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材料三  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图三),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图四).后来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议事厅在实践中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丘吉尔概括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材料四  坐落于美国纽约哈德逊河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图五)始建于1876年,是法国第三共和国政府送给美国作为独立战争100周年的礼物。女神双唇紧闭,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古代长袍,右手高擎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1776.7.4”字样。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象征暴政统治已被推翻。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送给我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你那无家可归饱经风波的人们,一齐送给我,我玷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两处古代建筑的不同象征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英国下议院“长方形的结构”凸显出怎样的政治内涵?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法、美两国宪政制度的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不同特    点,并分析其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