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国共合作
            • 2.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②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为新中国成立
              ③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三位伟人的共同特点
              ⑤三者中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 3.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A.推翻满人政权,建立汉人专制政权
              B.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C.强调排满革命,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D.主张反清复明,恢复汉人一统江山
            • 4.
              1905年前后,孙中山提出对西方资本主义应“取那善果、避那恶果”。为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三大政策
            • 5.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1924年他提出的纲领是(  )
              A.节制资本B.奖励实业C.保护工商D.土地革命
            • 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1孙中山像和题词                 图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1) 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4分)
              (2) 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分)
              (3) 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
              (4) 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1分)
            • 7.
              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兴民权的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B.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的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2分)从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是什么?(2分)(不得摘抄原材料)
              材料二 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
              材料三 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
              ——《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
              (3)材料三中,卡尔顿·海斯提出了民族主义的两个定义,试用一句话综述其核心内容,并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6分)
              (4)有西方学者认为,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你对这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加以说明。(3分)
            • 9.
              (19分)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队伍中,出现了“毛泽东思想万岁”标语方阵。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长达十年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1)材料一图片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三民主义在什么时候发展到新三民主义?(2分)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2分)
              (2)阅读材料二回答,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分析人们打出“小平您好”横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解决了哪两个重大问题?(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 10.
              下列关于孙中山融合中西方思想文化精华而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核心 
              ②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 
              ③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特色 
              ④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