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梁启超曾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革新图强运动
              B.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反洋教运动风起云涌
              C.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艰难起步
              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救亡图存斗争
            • 2.
              (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服饰变迁一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6分)
              (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9分)
            • 3.
              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
              A.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B.议院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C.议院是朝廷咨议机构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
            • 4. 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 
              [     ]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令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材料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四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湾事(指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  使戊戌政变不被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源于哪部著作?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待农民起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如何?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你的理由。 
                                                                                                                                                                             
            • 7.   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真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次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鈞编《康有为政论集》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1888——1895年,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活动主要有
              ①发表《仁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观点
              ②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阐述变法理论
              ③在广州讲学,宣传变法理论
              ④提出人类社会进化的三阶段理论
              ⑤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变法主张
              [     ]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 9. “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以此为政治理想的运动是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实业救国
              D.辛亥革命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日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日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日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井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