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了孔子 
              [     ]

              A. 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
              B. 重视教化使人向善
              C. 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
              D. 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
            • 2. 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
              [     ]

              A、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
              B、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的道德规范相吻合
              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
              D、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3.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 4.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孟子 ②荀子 ③韩非子 ④苏格拉底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6.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主题二 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
              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2)根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方面,与宋元时期的理学家相比,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主题三 西学东渐
              (3)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4)通过以上对东西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 8. 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⑤“天下为主,君为客”
            [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 9. 下列表述不符合思想家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的是 
            [     ]

            A、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   
            B、孔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仁”
            C、朱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D、李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阴阳二气”
          • 10.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