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    其母所铸,以前我们称之为“司母戊鼎”。后来一些专家根据大量甲骨文解读,认为商代的字体比较自由,正写反写都可以。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i)母戊鼎”改名“后(hou)母戊鼎” ,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种修改反映出

              [     ]

              A.史料解读的多样性          
              B.分封制与礼制的结合
              C.甲骨文金文的矛盾          
              D.一手史料可信度有限
            • 2.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变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 3. 1980年,日本北海道大学学者中野美代子首次提出“孙悟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传说源于福建,后来有许多资料证明孙悟空的原型可能源自福建顺昌。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顺昌宝山有与孙悟空相关的自然景观及民间传说
              B、顺昌发现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孙悟空兄弟合葬神墓
              C、元代建阳出版了《西游记》雏形的《西游记平话》
              D、顺昌民俗学者认为,孙悟空是我们福建顺昌县人
            • 4.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5.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 
              [      ]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6.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7. 古代中国人对一些以技艺为专业的人,通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职业的字眼去称呼,让人一看就明白此人的职业身份。下列称呼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


              A.《庖丁解牛》中的“庖丁”
              B.《柳敬亭传》中的“优孟”
              C.《孟子·告子上》中的弈秋
              D.《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鲰生”
            • 8. 2009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2周年纪念。下列材料中不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     ]

              A、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在战后南京军事法庭上的证词
              B、华裔作家张纯如1997年完成的首部全面记录夫屠杀暴行的英文著作《南京暴行》
              C、大屠杀期间在南京生活的外国友人拉贝、鲍恩典的日记
              D、大屠杀亲历者日军士兵东史郎的手记
            • 9. 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 10.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乔托于1305——1306年创作的壁画《犹大之吻》。情景是:犹大上前亲吻耶稣,以此作为捉拿耶稣的暗号。因此,犹大的吻是出卖主的暗号,罪恶的吻。

              材料二 2006年4月6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将一份遗失了约1700余年的《犹大福音》手稿及翻译公之于世。手稿记载,犹大其实是按照耶稣本人旨意(注:耶稣授意犹大,完成上帝的救赎计划)而出卖耶稣的,犹大事实上是耶稣最喜欢、最信赖的门徒。手稿经过放射性碳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谱照影术、内文比对、古字比对等五种鉴定后,被认为货真价实。
              ——高福进《欧美文化史论》

              材料三 伊文思……还想恢复它原来的模样,尽可能接近原型。他雇佣了能工巧匠用鲜艳的色彩在褪色破旧的壁画上重新描绘;他用铁梁和混凝土把摇摇欲坠的楼梯间支撑起来;他重修一些房间,根据他自己的设想,尽可能让它们显得堂皇,这样,克诺塞斯在伊文思眼里真是魅力无穷了!……伊文思“复原”后的克诺塞斯遗址是多么令人神往!一些评论家称之为“混凝土克里特岛”,真有点使人又悲又喜。悲的是:正如今天考古学家所认识到,他的复原工程简直是错误的,依今天考古学家之见,伊文思若不试图修复它,它会显得更好些。喜的是: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参观旅游……
              ——吕贝克·斯特夫《废墟的真相》

              请回答:
              (1)名画《犹大之吻》创作素材源于什么?根据《犹大福音》手稿能否为犹大平反?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一些考古学家为什么认为伊文思的复原工程简直是错误的?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