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以下材料:(14分)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者则削其地,三不朝者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2分)

               

            • 2. 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
              A.扩大了地方权力
              B.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
              C.强化了等级秩序
              D.巩固了西周统治
            • 3.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 士、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更不知“天子”。这表明分封制(  )
              A.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割据
              B.强化了宗法体制
              C.促成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D.巩固了西周统治
            • 4.

              《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材料中的王位继承方式是(     )

              A.禅让
              B.世袭
              C.考试
              D.举荐
            • 5.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西周的“创制”指分封制、宗法制
              B.秦朝的“独制”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已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秦朝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 6. 《左传》记载,卫国人仲叔于奚立下大功,拒绝国君分封城邑,而请求获赐只有诸侯才能用的繁缨。孔子对此评论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反映孔子“正名”主张
              B.诸侯可在本国再分封
              C.卫国专制君权面临冲击
              D.礼乐制度已趋于崩溃
            • 7. 商代的灭亡形式,确切地说属于:
              [     ]

              A.亡于民族战争
              B.亡于属国
              C.亡于王朝战争
              D.亡于权臣
            • 8. 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     ]

              A、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B、地方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C、是否与封国制并存
              D、郡县长官在所辖领域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 9. 分封制的大规模实施是在周公摄政和成康时期,目的在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把封建君主集权制推广到全国,从而确立了封建皇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分封制被历史否定,代之以皇帝集权制,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事。可是到了汉代,分封制又在全国相当大范围内实行起来。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封国制: 
              [     ]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都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 10. 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周朝的灭亡完全在于其制度的先天不足
              B、秦朝的灭亡主要在于统治者的暴政,与其制度没有关联
              C、柳宗元的看法有其合理性,看到了两代灭亡的关键所在
              D、柳宗元的看法是错误的,两代的灭亡与制度没有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