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不能照抄材料)。
              材料二  1954年9月,全国人大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它正式确定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明确提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2)材料二中,1954年宪法在经济方面有何政策?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什么?试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历史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国企进退的浪潮经历了几个轮回,尽管每个轮回都有各自的原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无论是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它们共同的本质是政府的政策工具。
              --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国有化的浪潮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有何变化?
              (4)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 2. 各国工业化的道路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
              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哪一类企业的发展居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居于主导的原因。
              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化化进程》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并概括材料三中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材料四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4)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积极意义。
              材料五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任务。……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却是以资源的极度浪费、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等为代价的,它只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任务,在新的时期,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很难培养出竞争优势,所以,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5)依据材料五,指出传统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