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内,同11个国家建交,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除社会主义国家外,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邻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朝鲜战争的冲击
              C.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影响
            • 2.


                

            • 3. 近来网上有一则幽默帖子被疯狂转载,该贴如是说:“世界是一个班,美国是班长,家里有钱,人长得也强壮,学习成绩很好但也爱打架,做事蛮横无理,班里同学一般都不敢顶撞他……联合国是班主任,穷,身子弱,地位低,住在人家班长家里.经常看人家班长的脸色……。”下列最能体现班主任“看人家班长的脸色”的事件是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德国分裂
            • 4. 16、1950年10月,中国出兵朝鲜的客观后果之一,就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内对朝鲜问题的话语权和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从苏联转向了中国。当初,毛泽东决定出兵朝鲜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朝鲜( )
              A.与中国长期保持宗藩关系
              B.政治和军事由中国长期控制
              C.臣服追随中国的全球战略
              D.接受中国指导亚洲革命的领导地位
            • 5. 18、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 美苏争霸以及核武器问题是二战后长期困扰国际和平的焦点问题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美苏关系面临新的前景……战时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国间的联盟基础发生了严重的动摇,美苏矛盾实际上取代了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而成为国际关系的矛盾……美国的全球扩张态势和苏联巩固与扩大自己的安全带企图,使雅尔塔体制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具有合作与缓和的气氛。
              --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战后国际关系紧张的原因。
              材料二 如图

              (2)材料二表明美国营企业关系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有何表现?
              材料三  北京时间2013年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第三次核心试验问题的第2094号决议。此前,为应对美国对朝鲜核试验的谴责,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发言人5日表示,从美国的核战争学习开始的3月11日开始,《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
              (3)《朝鲜停战规定》是朝鲜战争的产物,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的国际背景。
              (4)中国对朝鲜核试验抢救持何种态度?概括中国对核武器的态度与主张。它表明了什么?
            • 7.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斯大林就战后朝鲜问题达成“共管”协议。1949年1月,斯大林以防止美国借此攻击苏联并永久驻扎南朝鲜为理由,婉言拒绝了金日成提出的缔结朝苏同盟条约的要求;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斯大林对北朝鲜武力统一计划的态度。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显得十分积极,在物资、人力上给北朝鲜极大的支持和援助。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的反应异常强烈。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贯彻美国意图的三个决议。苏联放弃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成为合法的事实。随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赴朝鲜半岛,迅速扭转了朝鲜战场的战局,大有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气势。但这时苏联却一改支持北朝鲜的态度,召回了苏联军方顾问团,并对中国施加重压,要求中国出兵援朝。中国政府最后决定出兵,除了美国扩大战争给中国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压力外,还有大部分压力来自苏联。

              ——摘编自黄传荣《朝鲜战争爆发中的苏联因素》

              (1)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参战的原因,并谈谈你从朝鲜问题中得到的启示。

            • 8.

              材料:

                 韩战结束了……而结局就是始终摆在那里。战争的胜负我个人观点应该从两个角度出发来思考胜负关系。首先是战略企图与图谋;其次是战术作战的能力与体现。战略上,我们当时进入半岛与金日成军队开战,主要战略企图是我们要全部消灭朝鲜军队,维系韩国军队的武装与政权建设。……在战略角度上,我们与中国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战略角度上我们谁都不是失败者。但是,战术角度上,我们的确失去了这场战争。……我们的部队在先期遭受了中国形式的“闪击战”的快速打击。在中后期由于多次指导性失误,使得我们出现了很大的不利局面。……而在战争后期,中国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当时它的国内经济处于刚刚开始的战后恢复阶段,不可能与我们这样的国家相比。因此,选择最后和谈,尽快结束战争是他必须的选择。……当时的处境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难以承受的。我们一线部队战损较大,士气不佳,而二线补充军队困乏在欧洲。因此,果断结束战争不给苏联在欧洲有机会,这是我们的意愿。

              ——摘编自迪拉堪贝宁《如何公正看待我们与他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的特点。

            • 9.

              1953年7月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签署的《停战协定》,在维持南北分治、保持半岛的“冷和平”方面可谓功不可没。但近几年来“朝核危机”的久拖不决,加剧了半岛局势的动荡。这表明( )

              A.东北亚国际结构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B.原有停战机制难以适应局势的变化
              C.冷战后朝鲜半岛依然存在冷战思维
              D.南北朝鲜对峙是问题产生根源所在
            • 10.

              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其后果有 ( )

              ①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②使日本军国主义回潮 ③美苏战略重点在东亚 ④加剧东西方冷战对峙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