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0年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投入使用,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铁路改变了英国社会,这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输速度上,也不仅体现在把全国交织成一张铁路网,从而把各地区不分远近连成一体上;它还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对生活的看法。时空变了,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以秒来计算;过去一二百英里是遥远的地方,现在近在咫尺。时空缩小了,悠闲时代过去,时间就是金钱,准时准点是新的生活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火车还进一步教会人们遵守纪律,因为铁路本身就体现着强制,纪律是火车运行的基本前提。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个忙碌的世界。

              ——摘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96年,清朝下自修建粤汉铁路,到1911年,修了两段不到一百公里。1916年6月,完成广州至韶关段。1918年9月,完成武昌至长沙段。1930年,国民政府利用英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开始修筑株洲到韶关段。中国工程师凌鸿勋经过勘探调整方案,在备战抗日背景下,1936年4月,株韶段提前15个月建成,修了40年的粤汉铁路终于全线贯通。从“七七”事变到广州失陷的15个月中,这条铁路共运送部队200余万人、军用物资70余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抗战大动脉。

              铁路

              修建时间

              武汉至广州最快时间

              粤汉铁路

              1896—1936年

              44小时

              粤汉铁路(京广南段)复线

              1955—1988年

              11小时

              武广高速铁路

              2005—2009年

              3小时多

              ——摘编自文热心、颜石敦《粤汉铁路贯通记:一颗道钉一滴血》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九世纪英国蒸汽火车铁路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粤汉铁路得以建成的历史原因,并简析现代所修两条武汉至广州新铁路差异的原因。

            • 2. 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6年7月3日,吴淞铁路举行通车典礼,被后人称为“中国铁路建筑史的正式开端”,比西方最早修建的铁路晚了半个世纪。它是英美背着清政府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清政府在交齐28.5万两白银将其赎回后,竞把这条有用的铁路给拆除了。到1904年日俄战争前,1万多公里中国的铁路权益先后落入列强之手。1909年10月,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910年湖北省要求准予商办川汉铁路。从1928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的10年间,国民党政府在关内仅修建3600公里铁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勉强修建了1900公里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只顾发动内战,基本没有修建铁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仅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都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能够维持通车的只有l万多公里。
              根据材料,概括旧中国铁路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 3.

              铁路运输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Zi材料一 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大减低了运输成本。1830年到1870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连接了工业中心、铁矿、港口等。……,为了便于交通和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到1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近程。

                                                       ——(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铁路未通之前,平遥是面向晋南的棉花中心。正太铁路通车后,交通网络发生重

              大变化,榆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贸易中心。平遥则沦为榆次的二级市场。山西铁路沿线各城镇以铁路为轴心,把周边乡村纳入怀中,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关系,加速了近代山西乡村向集镇的转变。                 ——江沛、李丽娜《铁路与山西城镇的变动》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修建铁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 4.

              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

                 材料二 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材料三 从1955年起,京广铁路开始修建复线,至1988年,全线宣告完成全部复线的建设。经过多次提速后,自北京至广州的客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的90多小时缩短到21小时,武汉到广州的时间也缩短到11个小时左右。……2005年6月,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始建设,于2009年11月全线建成,建设工期用了4年半,设计时速350公里,武汉到广州的全程最短运行时间3小时。2012年,京广高速铁路北京-武汉段全线建成,北京至广州全程运行时间将缩短至8小时。

              ——《楚天金报·三条粤汉铁路见证巨变》

                 材料四 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

              按人口计算

              按国土面积计算

              总里程【公里】

              统计年份

              单位

              公里/每万人

              公里/万平方公里

              中国

              0.84

              114

              91000

              2012

              美国

              5.55

              538.3

              226427

              2007

              加拿大

              16.18

              1009.2

              57216

              2007

              俄罗斯

              5.9

              699.1

              87157

              2011

              法国

              5

              533.62

              29901

              2008

              ——《世界铁路发展史》铁路资料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京张铁路修筑的必要性。

                                                                                    .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

                                                                                    .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广铁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

                (4)根据材料四,比较中国在世界铁路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并谈谈你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网的看法。

                                                                                    .

            • 5.

              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交通工具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31、32小题:

              材料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材料二  看下图及其文字说明


              (说明: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材料三  阅读下图

              (1) 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从古代到近代人类交通工具的动力变化特征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代表的科技发展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 并分析他们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分别有什么主要影响?
            • 6. 认真阅读上海外白渡桥通行工具变化表(引自《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① 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② 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③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④ 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① ③ ④
            • 7. 33、(10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请你解答如下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问题:

              (1) 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 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 8. 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于1825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出现于187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出现于1885年,中国第一辆汽车出现于20世纪初;世界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3年,中国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9年。从三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看出
              A.中国日益融入世界
              B.中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C.中国近代经济不断发展
              D.近代交通工具受到国人欢迎
            • 9. 2015年底,中国铁路里程将达到14万公里。近代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唐胥铁路
              D.京广铁路
            • 10.

              纵观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下列有关铁路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冲击了传统社会
              B.促使中国由传统的农耕社会向近代化过渡
              C.催生新的经济理念,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D.界定着新旧,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