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民族和个人的性格深受社会、时代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认为中国传统性格有如下十三种特征: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为何“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又为何“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
                  材料二  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
              ……中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过渡人”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洋务派是否具有“过渡人”的特征?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当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合成为一时,其反应不外二途:一种是出于种族中心主义作祟,感情地拒绝西方的价值;一种是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羁勒,理性地、痛苦地放弃腐蚀了的传统的价值。前一种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后一种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潮流中。
              --摘编自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出现了材料所述的两种“反应”。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和个人性格变化的认识。
            • 2.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清廷用10余年的时间,集中大批人力物力,编纂了一部《四库全书》。据初步统计,《四库全书总目》一共评价了37部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及其协作者的著作。这些著作,有的收入了《四库全书》,有的仅为存目。考察《四库全书总目》对这些著作的评价,有助于我们认识清朝官方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书名
              备注
              《四库全书总目》的评价
              《乾坤体义》
              是利玛窦的一部科学著作。
              “虽篇帙无多,而其言皆验诸实测,其法皆具变通,可谓词简而义赅者。是以《御制数理精蕴》多采其说而用之。”“是书上卷皆言天象,以人居寒暖为五带,与周髀七衡说略同。以七政恒星天为九重,与楚辞天问同。以水、火、土、气为四大元行,则与佛经同。”
              《天问略》
              是西方天文历算的一部科学著作。
              “皆设为问答,反复以明其义。末载朦影刻分表,并详解晦朔交食深浅之故,亦皆具有图说,指证详明。”但是,该书“欲借推测之有验,以证天主堂之不诬,用意极为诡谲。”
              《泰西水法》
              是一部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重要著作。
              “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
              《西方要纪》
              是一部介绍西方地理科学的重要著作。没有收入《四库全书》,仅为存目。
              “此书则康熙初年所述,凡二十条。专记西洋国土、风俗、人物、土产及海程远近。大抵意在夸大其教,故语多粉饰失实。”
              《天主实义》
              是一部介绍西方宗教的著作。没有收入《四库全书》,仅为存目。
              “欲人舍其父母而以天主为至亲,后其君长而以传天主之教者执国命,悖乱纲常,莫斯为甚,岂可行于中国者哉!”。
              ——据吴伯娅:《乾嘉时期清廷的西方文化政策》整理
              材料二:晚清时期中国翻译外国书籍统计表
              时间
              译著数(本)
              分类比例(%)
              来源
              1850—1899年
              567
              应用科学40%,自然科学30%,历史地理10%,社会科学8%,宗教哲学文学艺术3.5%
              英美
              1902—1904年
              573
              应用科学11%,自然科学20%,历史地理24%,社会科学26%,哲学6.5%,文学4.8%
              译自日本的占62.2%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并评价清政府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1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界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10分)
            • 3.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崇祯十三年(1640年)夏,李自成率部从湖北房县出发,进入河南,起义军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明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到处传唱着“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国号大顺。三月十九日晨,大顺军攻入(北京)内城,崇祯帝在万寿山(煤山)自缢,统治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四月三十日,大顺军撤出北京。五月初二日,清军入京。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欧洲政治革命的第一阶段是17世纪的英国革命。英国这场大变动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场冲突后来演变成一场公开的内战,内战中,国会获胜。英国国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代议制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的最大的政治贡献。
              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中英两国的重大政治事件的结果。(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的英国革命”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英国是如何建立与完善“代议制立宪政体”的?(11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中国“传统的制度和习俗”“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的观点的看法。(8分)
            • 4. 有学者在研究中产阶级时提出了以下论点。
              论点一:在中国古代的农民和皇权官宦之间,长期存在一个起缓冲作用的乡村士绅阶层(准中产阶级)。
              论点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中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成员主要有:近代工业中的管理者和文职雇员……政府官员……文学教授、律师、作家和艺术家等自由职业者。
              论点三: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
              请回答:
              (1)指出中国古代“乡村土绅阶层”长期存在的经济、政治背景。
              (2)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相关史实,分析中产阶级对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3)有学者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己不存在中产阶级。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4)根据论点三,指出西方新、旧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有何不同?并分析二战后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
            • 5. 科举制作为重要的选官制度,历经一千多年,在历史上影响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来华的西方人对科举制大为赞叹。1755年,英国《绅士杂志》在一篇关于中国的文章中提道:“写作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惟一愿意接受的考试方式……所有作者一致认为,中国的行政管理水平远在其他国家之上……他们的功名头衔均非世袭……每年一度在中国的都城开科取士。”同一时期,中国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1792~1841年)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为什么在西方备受推崇,而龚自珍抨击科举导致了“万马齐喑”的现实局面?
              材料二  下为1904年最后一次状元科举考试试题:
              (一)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宜筹良法,以振策之。
              (二)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
              (三)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
              (四)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道何之从?
              (2)材料二试题中折射出哪些“世局”特点?对试题内容中反映出的执政理念,请进行简要评述。
              材料三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当今有的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形式可以保持,然后逐步改变其考试内容,这样的改革路径才是对的,而朝廷一下子废除科举事实上并不见得是对的(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3)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中唐开始,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均田制崩溃,庶族地主经济与小 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直至占据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t与此进程同步,世俗地主亦取代门阀 地主,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这一态势至赵宋更被加以确定性的推衍。有宋一代,“白衣卿 相”为数众多,文人士大夫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下,地位前所未有的优越。如果说,以世俗地主 为主角的历史大戏在初、盛唐帷幕初揭,那么,中唐至晚唐是帷幕大开,迨至北宋,則是乐鼓 高奏,舞影缭乱,主角堂正登场。……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以及世俗地主力量的壮大,具有 深远的文化意义。--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关于庶族地主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观点。注意:
              (1)论文要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史实支持。(3)论述要层次分明。(4)语言要通顺流畅。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仁宗)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征)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摘自《明史》卷8


              材料二 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票拟即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

              ——《明会要》卷29


              材料三 在建制上,丞相历来均有定员,而明代阁臣却始终没有定员,其人数可多可少;丞相或宰相均为历代王朝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中央六部为其法定的下属。而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六部不是它的法定下属;历代丞相、宰相均拥有法定的权力,“综理政务,统率百僚”,对皇帝也有制衡的权力,而明代阁臣,包括首辅在内,只备顾问,而票拟所提意见能否实行,还需取决于批红。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仁宗为何让大学士杨士奇超越户部、工部之权,直接草拟诏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说内阁之职同于古相的理由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材料三中内阁与丞相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明代内阁拥有了丞相之权,也有人认为内阁并无丞相之权,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记》卷五十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零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材料一反映出的丞相的政治地位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是怎样看待丞相的作用的?他又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帝”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三则材料反映出的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中,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材料一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以上诗句的作者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读图:

              上图是中国古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3)此作品朝代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 。作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作品的风格是 _____________。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作品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欣赏下列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

              图一柳公权《玄秘塔碑》

              图二王羲之《兰亭序》

              图三怀素《自叙贴》

              (5)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书法的字体类型分别是什么?中国书法的另外两种字体类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赦、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