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A.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B.秦汉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
            • 2.

              (12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街道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数据资料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材料三  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什么建国后的30年里,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消失了?(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问题,你是怎样看待的?(2分)

               

            • 3.

              (18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曼彻斯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纺厂;1776年,开凿曼彻斯特至利物浦港的运河,从而开通了远洋航线。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1802年,曼彻斯特共有棉纺厂52家,1809年增至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至此,曼彻斯特棉纺织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进而改变了曼彻斯特乃至于整个世界的面貌。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

              材料三: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    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乡村市镇大量出现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6分)

              (3)材料三反映出中西在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呈现什么差异?(2分)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

               

            • 4.

              (10分)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是商品经济活力逐渐增强的表现,但在封建社会中,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没有新的突破。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三 西方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中国很长的历史都是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的行政管理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纵观中国历史,概括指出“这种模式”“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的表现和影响。(4分)

               

            • 5.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汉代谚语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唐)孟郊《织妇词》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6分)

              【材料二】 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果去闹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据材料二,概要说明宋朝东京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3)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6分)

               

            • 6.

              (16分)货币是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的标记、符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交  子 

              这些长途贩运的商人,他们财力雄厚,经营着大宗买卖,但是这些商人在市场购买和贩运商品时,却必须使用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才能实现支付手段,如“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这就使纸币的产生成为可能。……宋代四川广都所生产的楮皮纸,纸面紧密,吸墨性好,厚度坚韧,耐折叠,不易磨损,于是楮纸成为印刷纸币的专用纸。

              ——刘君 《浅谈交子产生的原因》

              (1)据材料,说明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的原因和条件。(3分)

              英  镑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2)19世纪下半叶,英镑之所以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4分)

              美  元

              1944年,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3)美元的崛起说明了哪一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简要评价这一体系的建立。(5分)

              欧  元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欧元依托的基础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这样的欧洲强国,欧元区的对外贸易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20.9%,而美国是16%。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中,美元比重上升,欧元比重上升。

              (4)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 7.

              (27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哪些方面?(9分)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10分)

              材料三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8分)

               

            • 8.

              (24分)金融活动在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中枢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典当业有了新的发展,清代典当业特别发达。按照惯例……银两“肥进瘦出”,即收进银两重而借出银两轻。农民的当件与金额,占总额的一半以上,其次为市民、小商业者、手工业者等乡镇平民,各占l0%左右。

              (1)据材料一分析,明清典当业的发展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4分)

              材料二  日升昌票号的掌柜和伙计以人力入股,是为身股,俗称“顶生意”。身股与银股一样,都享有同等分红的权利。大东家所代表的所有者只决定企业的大事,而日常经营管理,完全交给大掌柜。它还有类似于现代复式记账的“龙门账”,银票的印制、密押和销毁程序,总号监督分号的“巡庄制”等一套相当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

              (2)据材料二,概括该票号经营方式的主要特点。这对当代中国企业有何借鉴意义? (9分)

              材料三  全国银行资本总额,1912年为3625万余元,l920年为5197万余元,1925年为l5816万余元,l3年间增长了4倍多。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前13年(1912—1924年)仅济南一地就开设银行23家:占1912—1936年间新开设银行的77%。

              ——《中国金融年鉴》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近代银行业发展中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11分)

               

            • 9.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城郡自古以来就是以政治军事为主要功能。先秦的城郡是侯国的都城,是独立的地方政治中心;秦以降,城郡改为地方政府的治所,是全国性行政系统的网点,或是重兵驻守的战略要地。……

              苏州能够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便利。“无险可守”正显示此特点,苏州四通八达,任何交通工具皆可以长驱直入。此一特色在隋炀帝修凿京杭大运河以后,变得格外突出。苏州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商业随运河交通而起飞。……苏州很早就有发达的手工业。明清时期,棉纺织业也在这一地区兴起,号称衣被天下。明中叶时,苏州东半城比户皆工织作,转贸四方。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1)依据材料一概括推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932年,安庆发布皖省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建设规划《安徽省会建设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分区及功能、市政道路交通、供水与排水、供电系统、通讯设施、医疗机构分布等方面。其中的供水供电、通讯及医疗体系的规划,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未曾有过,即便是城市分区及功能,也与古代城市规划截然不同。

              ——沈葵《科技在近代安徽城镇变迁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新特征。(4分)

              材料三  日本工业化首先从政客和商人集中的大中城市出发,最后再逐步向外辐射到其周围地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别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东京、大阪、名古屋大都市圈。尽管日本的大城市圈在其城市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地方小都市的功能也不能忽视。这些小都市都是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综合经济体。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及当地民众都十分重视发挥其综合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

              ——付恒杰《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四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迅速膨胀,人口向东京等大城市集中,加上工业化的影响,出现环境恶劣、人口过密、交通拥挤、效率降低等“城市病”。为解决这些矛盾,东京将企业和居民向周围区域迁移扩散,形成了首都都市圈,……面积为13138平方公里,占日本总面积的3.5%,共有3188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除原有的中央区、千代田区作为“都心”外,东京又陆续规划建设了新宿、池袋、涩谷等7个“副都心”。与京都、名古屋及东京老市中心不同,新都心打破日本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风格,克服“城市病”的影响,引进国际化、现代化的理念和规划手法,初步展现出21世纪现代化城市的框架。

              ——百度文库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因素。(6分)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对中国新型城市化的启示。(4分)

               

            • 10.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由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

              ——张岂之《中国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由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3分)

              材料二  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三个这种类型的都市。(3分)

              材料三  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到15世纪,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及影响。(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