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从专制到民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18分)

              1.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安宁之术”指的是什么?(4分)

              2. 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治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简述美国“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相关规定及其作用。(8分)

              3.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做,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包括哪三大部分?(6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雅典伯利克里时期选民在城邦总人口中的比重

              材料二   美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

              时间

              情况或改革措施

              1787年

              宪法规定:各州(有选举权的)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指黑人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1920年

              国会批准第19条修正案,赋予妇女选举权

              1970年

              国会批准1869年提出的第15条修正案,赋予各种种族肤色公民平等的选举权

              1971年

              通过第26条修正案,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获得选举权

              材料三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四   至1949年9月21~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北平群众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前,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材料五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占90%是哪些人?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美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4分)并据材料二、三回答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2分)

              (3)据材料四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20世纪50年代,我国有哪三项民主政治制度?(5分)

              (4)据材料五并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在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的正确探索。(4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民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担任两届议员。

              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利。

              材料二 美国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每州众议院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任期两年。国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宣战权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引自1954年宪法)

              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项目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国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国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6

              (1)依据对材料二的理解,概括说明材料一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2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2分)

              (3)简要比较材料三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材料一中的公民大会的异同,由此可以得出什么认识?(6分)

               

            • 4.

               在东西方不同制度下,各国的决策机构不尽相同,反映了东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①中国隋朝时对高丽用兵,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         (1分)

              理由是                       (1分)

               ②公元前420年的雅典: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          (1分)

              理由是                        (1分)

               ③1840年英国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          (1分)

              理由是                        (1分)

               ④1879年德国对法国宣战,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           (1分)

              理由是                         (1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要如何通过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要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2分)并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4分)

               

            • 5.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按联邦制发明者们的理想设计,美国联邦制是由若干个具有自治能力的政治实体(即州)在共同认可的政治框架下结合组成的一个政治实体。各州在尊重和维护联邦的权威和权力的前提下,共同参与联邦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实施,并在不损害联邦利益和权力的前提下行使各自原有的政治和经济自治权。联邦和州两级政府的权力均来源于同一人民,两级政府同时管辖同一国土和人民,但两级政府的权力通过联邦宪法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受宪法的保护。……两级政府不仅相互制约,也受到各自内部分权机制的制约,没有一级政府可以轻易侵犯人民的权利。这种体制被联邦制的策划者之一麦迪逊称为是对美国人民权利的双重保护机制。

              ——王希文《美国历史评论》

              材料二 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拨,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的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国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整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联邦制的特点。(8分)

              (2)材料二反映出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是什么?(2分)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看法的?(4分)

               

            • 6.

              (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二:“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在制度构建上,“罗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因为自从它产生以来,它的制度就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级官吏的威望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监察官每年都要检查一个共和国当时实际情况,这样就把人民分配到不同的特里布(部落,古罗马的行政单位)里面去,以便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英国选民人数变化

              (据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870年修正案)

              材料四: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人民日报·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之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2分)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2分)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认为罗马法之所以促使罗马兴盛的原因是什么?(2分)由此推断,孟德斯鸠认为罗马衰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简述其思想在18世纪的实践情况。(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美两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原因。(7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的内容。(4分)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绘制的一幅卡通画——《要么联合,要么死亡》。它流传极为广泛,并在独立战争时期、邦联时期等不同的历史阶段,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意,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的政治状况。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各州代表在费城集会,经过4个月的闭门讨论,起草制定出一部崭新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截至1788年6月,这部宪法经9个州批准而正式生效,时至今日,它虽然历经200多年,但仍是美国的根本大法。

              ——美国1787年宪法影印件

              材料三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卡通画在邦联时期被赋予了怎样的含意?为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787年宪法的主要创举,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其历史地位。

              (3)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三中“最大的困难”的?

               

            • 8.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禹治水为农耕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桀骜不驯的黄河和漠北游牧民族的袭扰,迫使平原地区各部落联合互助,由此铸就华夏国家雏形,确定大一统专制政体。开明专制,辅以王道仁政思想,世代延续,形成“以民为本”的中国特色。而共和制最早起源于雅典城邦制度,启蒙运动后更以法国大革命为型范,突然引进到中国所造成的岂止是水土不服?当我们为武昌起义欢呼时,最容易看到的是清延腐败政治的终结,最不容易看到的是中国特有政治文化顽固坚韧的历史惯性。告别帝制,无疑代表着民族的进步与觉醒,但千年制度解构所必须缴付的代价,也是革命党人根本来不及思考而又必须面对的最大难题。

              ——郑曦原《共和十年》(1911—1912)政治篇

              问题:

              (1)请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8分)

              (2)近代中国“千年帝制解构”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作了哪些努力?(6分)

              (3)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哪些理想政体?而美国又是怎样实践的?(8分)

              (4)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 9.

              (18分)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经历了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制的重要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2分)

              材料二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2)据材料二,以古代东西方政治为例,说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赞美“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片面性。(8分)

              材料三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3分)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4)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3分)综上探究,你获得哪些重要的认识?(2分)

               

            • 10.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利克里

              材料二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材料一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2分)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成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建立的背景?(2分)指出“新型的共和国”有何具体表现?(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2分)

              4.以上内容,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