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2.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实事求是
              B.搁置分歧
              C.独立自主
              D.因地制宜
            • 3.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8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倶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4. 2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5.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6.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7. 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 8.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我国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文革”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

              C

              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D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

              我国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公元2000年),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形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此不学所谓两大转型也。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自序)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帝制与民治”各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从帝制转民治”这一社会巨变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建国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并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四千年来”的政治发展趋势。

            • 10.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再则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当前的现实制度,也何尝不如是。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概括材料中史学家钱穆的一个观点,运用中国近现代的史实论证其科学性。(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