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陈一然主编《亲历共和国60年: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与决策》(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中“20世纪70年代历史”的目录摘编:

              第二部分

              7 我所知道的“文革”发动的内情

              8 回忆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经过

              9 1977:570万青年是怎样走进考场的

              10 我所亲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中美建交亲历记

              12 回顾安徽的农村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2. 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 3. 据统计:1972年与1965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5%,其中重工业增长了近112%,而同期农业总产值只增长了35%……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全国纺织能力已发展到1300多万纱锭,但全国棉花年收购量仅175万吨,只能满足纺织能力80%的需求。这表明当时
              A.农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B.中国农业长期落后
              C.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D.工农业要均衡发展
            •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

              材料二 195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1957

              1960

              1962

              1965

              钢产量

              535

              1 866

              667

              1 223

              粮食产量

              3 900

              2 870

              3 200

              3 891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反映的社会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计量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作用。

            • 5. 依据如图判断,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6. 195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的社论,提出争取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把我国各种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世界上最高的水平。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全国掀起了“大跃进”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
              D.“左”倾思想在不断发展
            • 7.

              “文革”期间,经济建设仍能取得一定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文革”主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

               ②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

               ③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④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8.

              下面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

              A.“文革”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
              B.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C.“文革”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
              D.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
            • 9.

              杭州地铁1号线于2007年3月28日开工建设,2012年11月24日开通,是浙江省首条地铁线路。中国的第一条城市地铁开通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10.

              据一位美国济学家估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73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959年的1234亿元,增长了70%。相比之下,1959年到1970年只增长了30%。导致后以时期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这动
              B.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停止对华援助
              C.“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D.持续的政治运动冲击经济建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