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6年,民主党的威尔逊谋求连任总统,他的竞选口号就是:“他使我们远离战争。”开始的时候,美国的民意也坚定地站在中立的一方。大多数美国人对世界事务毫无兴趣,支持孤立主义政策。……威尔逊知道相当部分美国人并不同情英国——爱尔兰裔的美国人不满英国统治爱尔兰的方式,同时数百万的德裔美国人又希望德国在战争中获胜。此外,流亡到美国的俄国犹太人对沙皇恨之入骨,希望德国击败俄国。据说在战争爆发前,威尔逊总统对德国大使说:“我们必须保持中立,否则,我们这个混合民族的国家将会支持欧洲的不同阵营。”

              ——摘自《美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征服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这些因素使华盛顿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在一战前期实行“中立”政策和二战初期放弃“中立”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表现,谈谈你的认识。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年11月起,日本控制了西沙群岛和海南岛,公开宣布将西沙群岛纳入到日本领土范围内。1939年2月,美国国务卿赫尔致电美国驻日大使馆,提请日本注意在此区域有大批美国传教士、教育工作者和侨民;美国和其他大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拥有“重要利益”,因而希望日本告知采取上述行动的目的。面对美国不温不火的质询,日本仅作出了外交辞令式的回答,宣称占领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的目的在于封锁中国大陆。3月,日本继续南进占领南沙群岛。美国有政客认为日本的行动具有双重目的:其一是在法律上提出对该群岛的主权要求;其=是将该群岛作为海军飞机和潜艇的基地,以之作为采取下一步行动的跳板。但是在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盛行的情况下,罗斯福政府更加担心,如果美国将海军部队集结到远东地区,必然会增加引起战争的危险。作为警告,美国国务院5月通知日本驻美大使宣布将于六个月后废止1911年签订的《美日通商航运条约》。这一做法在日本朝野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摘编自栗广《1930年代美国对南海争端的立场评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日本上述军事行动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策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 3.

              【选修4: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对我们来讲,这是同战争本身一样严重的紧急状况。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像我们处在战争中会表现的那样。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援,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

              ——摘自罗斯福《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1940年12月29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1939~1940年的史实,概括罗斯福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所带来的影响。

            •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0年7月底,德国秘密制定侵略苏联的计划……如何摆脱来自东方日本的威胁,重新成为苏联必须严重考虑的外交问题……还在1940年7月,日本大本营与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处理时局纲要》,规定调整苏日关系以适应南进之需。1941年4月13日,苏联、日本达成了《苏日中立条约》。条约除了肯定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在一方与第三国发生军事冲突时保持中立以外,还特别声明:“日本须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即外蒙古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苏联须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中国自然成为这两个国家相互妥协的最直接受害者……不过同时由于国际形势并未按苏联领导人的意志发展,苏联对华援助并未停止,延续到苏德战争爆发。条约稳定了苏联的东部边界,但激化美、英同日本的矛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战争的外援主要依赖美英。

              ——改编自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影响。

            • 5.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肆意侵略扩张。最先遭受侵略并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中国
              C.埃塞俄比亚
              D.波兰
            • 6. 26、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 9 月 1日,德军突袭苏联, 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 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1处错误
              B.2处错误
              C.3处错误
              D.4处错误
            • 7.

              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美国的本意来讲,如能同交战双方保持和扩大贸易关系当然更为理想。但是由于英国海军掌握了制海权,同中欧列强发展贸易的美国商人不仅要冒货物被英国军舰借故没收的风险,而且有被协约国开入黑名单而拒绝做生意的危险。因此,美国不顾德国的一再抗议, “变成了协约国的仓库和兵工厂”。随着美国与英法贸易的不断增长,大量军需品运往协约国,美德关系的阴影迅速地扩大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的中立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参众两院开会决议,在西班牙现有内战状态存在期间,自本决议批准之日起,不得非法将武器、弹药或作战工具从合众国的任何地点或合众国的属地输至西班牙或输至其他任何外国以便转运至西班牙或供西班牙敌对双方任何一方之用。……  ——1937年1月8日美国参众两院对西班牙禁运武器的联合决议

              材料三 

              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征服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这些因素使华盛顿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⑴结合材料一,指出美国“变成了协约国的仓库和兵工厂”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



              ⑵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参政两院出台1937年决议的原因和实际结果。并概括该决议对当时国际局势产生的消极影响。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二战初期对中立政策提出疑问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在二战初期为“避免卷入战争”采取的应对措施。

            • 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日俄战争的失败使俄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爆发了1905年革命。统治阶层为了转移视线,煽动反犹恶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随着国内战争的激化,大批俄国和波兰犹太人纷纷穿越西伯利亚涌入中国东北地区。

                 “八一三”事变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上海及周边大部分地区。中国政府无法在上海继续行使自己的职权,而日本占领军一时还来不及建立傀儡政权,结果从1937年秋到1939年秋近两年时间里,上海处于一种“护照签证失控”状态,外国人进入上海不需要签证,不需要经济担保,不需要预先找到工作及出具警方提供的品德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犹太人开始奔向当时向他们敞开大门的东方大都市——上海。从1933年到1941年,约3万犹太人经海路到达上海,除了数千人经上海去了第三国外,有25000名左右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避居地,这一数字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

              ——据潘光、王健《犹太人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犹太人两次来华高潮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期间犹太人大量来华的原因并分析由此带来的影响。

            • 9. 材料二
              1939年当欧洲战事正式爆发时,罗斯福通过广播向全体美国人民宣布了政府官方的中立立场。……在经过激烈的辩论后,国会终于同意修改早期的中立法案。在1939年11月4日通过的修订案中,再次允许美国制造商向交战国出售武器,但必须是在“现购自运’的条件下。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这个计划被称分‘租借法案”。租借法案在国会两院获得了通过,并于1941年3月11日经罗斯福总统签署成为了法律。租借法案的援助金额超过2700万美元,包括枪炮、坦克、飞机、舰船、食品和其它必需品,到战争结束时共向38个国家提供了援助。
                                    ——(美}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突破“中立法”的?概括美国在卷入两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共同点。

            • 10.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二战是不必要的战争”。以下哪些因素导致了二战的最终爆发?

              ①《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②纽伦堡审判的进行 

              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④慕尼黑会议上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法国人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