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 2.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A.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B.秦汉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
            • 3.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国王受法律制约,只能依法行事
              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历史必然
            • 4.

              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消灭奴隶制度的原则 ④人权至上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

              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地方权力机构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缓和
            • 6.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的公共权力”的特征是

              A.外儒内法
              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C.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
              D.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7.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 8.

              中华民国1946年宪法规定:“总统依法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之副署,或行政院长及有关部会首长之副署”、“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此条款与下面宪法或文献的内容相近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国1871年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 9.

              “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名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