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
            • 2.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明清时期,民间年画的普遍题材是把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以忠义著称的名将关羽和玄坛真君财神赵公明呈现在一个画面上。这反映的历史文化现象是(  )

              A.儒家至尊的地位被打破
              B.佛教开始在中国本土化
              C.儒释道三教本同根同源
              D.三教合流在民俗中映现
            • 3.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正统思想的地位
              D.唐朝时形成“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 4.

              他生活在南宋,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认为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他是(  )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 5.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都曾发生相应历史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司马迁《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者,此自然之理也。故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一不出于正;人主之心不正,则天下之事无一得由于正。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发展儒学的具体表现。(4分)

              (2)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7分)

              (3)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朱熹的观点和董仲舒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对儒家干预政治提出的具体要求。(7分)

               

            • 6.

              (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材(才)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材料二    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

              材料三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9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66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书院数量增幅较大的是哪两个朝代?简要分析在这两个朝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条件。(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 7.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其表现有(    )

              ①文人山水画兴起       ②指南针在航海中应用

              ③理学兴起                        ④彩瓷生产时代到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题文】(36分)道路决定命运,不同的国情造就了不同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古代中西方建筑各具特色。请看图1、图2和文字材料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人居建筑,体现了聚族而居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希腊建筑多是柱式结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建筑以人为尺度,体现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风度,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帕提农神庙是多利安柱式的典范建筑,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朴素挺拔,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古希腊建筑欣赏》
              材料四 《罗马监护法》对妇女经济事务进行终身监督立法……如果她们出现在其他诸如法庭等一般仅有男性出席的公共生活领域,就会引起在座男性的惊奇和不满……墓碑、罗马文学作品以及纪念性铭文都宣扬理想的妇女行为,这包括贞洁、节制和娴于织毛活之类的女红。  
              ——《剑桥插图罗马史》
              材料五 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但对社会影响尚小。明代在书籍方面,有徐皇后的《内训》,解缙的《古今列女传》。在法律方面,明太祖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1)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与雅典政治制度的根本不同,概括这两种政治制度的各自优势。 (10分)
              (2)据材料三,归纳福建土楼和古希腊建筑的各自特点。(4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8分) 
              (3)据材料四,归纳古罗马法律对妇女权利有哪些限制。(6分)
              (4)据材料五,归纳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8分)
            • 9.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 有知 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材料五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政治家麦迪逊

              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的人性观是怎样的?(1分)他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2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4分)

               (4)据材料五分析,麦迪逊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怎样进行“内在的限制”?综合上述材料,与其他思想家相比,麦迪逊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4分)

               

               

            • 10.
              【题文】(10分)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
              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
              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均有较大发展,请列举一例说明?(2分)
              (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说明宋代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2
              分)(3)宋词、元曲,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2分)
              (4)这时期什么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2分)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
              画作品出现,请举一例说明。(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