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概述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
            • 2. 世界市场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对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至I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 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 000吨;两者合计38 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 000吨或10 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19世纪40、50年代,洋货入中国,则输半税;土货出外洋,则加重征。资本纵相若,而市价则不相同。洋货可平沽而土货必昂其值,颠倒错紊,华商安得不困,洋商安得不丰。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二  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四分之三。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是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是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
              --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材料三  1573年,对后来的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两个观念上的变化已经发生,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工业革命,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推动了今天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体系。
              中国这种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在全国市场形成以后,实际上就是发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
              --摘编自《1573年的世界和中国》材料四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l860年以后,法国与英国、比利时、德国等签订一系列自由贸易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世界市场。
              --根据人教版教材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棉纺织业“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根据材料四,概括此时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完整内涵,并指出这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 3. 全球主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1763年至1914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
                 问题:以“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为主题,叙述这一历史过程。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1860年《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法国1862年与比利时和德意志建立了关税同盟,1863年与意大利……1867年与葡萄牙分别签订了类似的贸易协定。……英国与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德意志缔结关税同盟条约。
              --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下列图表反映了16-20世纪地球的“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马车的最大平均速度每小时10英里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65英里。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36英里20世纪 50年代螺旋浆飞机,每小时300-400英里20世纪 60年代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示意图》与《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图》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造成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衰退的原因。
              (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际贸易中确立该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来,西方逐步构建起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运用政治、军事和经济手段获取核心国家同边缘地区贸易的超额利润,使西方保持很高的生活水平。……通过帝国主义战争和侵略,发达国家以政治和军事手段控制落后国家的市场和商品定价,赚取高额利润,还攫取巨额战争赔偿。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外包制造业,在劳动力低廉的国家设厂,新技术得以迅速扩散,新兴国家很快吸收、复制和本地化西方技术,西方利用新技术赚取高额利润的空间大幅缩小。……2011年,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而七国集团(美、日、德、法、英、意、加)仅为9%。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曾两次融入世界经济。第一次是1840年以后到一战,以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未能完成为结局。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以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化和经济总量的飙升为特征。目前,中国经济规模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以上材料摘自何平《从全球史的角度看当代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方如何构建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下滑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两次融入世界经济产生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中国未来发展有何启示。
            • 6. 世界文明发展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世纪曾是“黑暗时代”,但在15世纪的某一时期,黑暗终于消失了,欧洲苏醒了,涤除了污垢,又开始了思考和创造,……欧洲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16-19世纪早期所形成的是以欧洲体系为骨架的世界体系,还不具有充分的世界性,以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20世纪上半叶是该体系的解构过程,而恰恰在这一解构性运动中,世界历史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了,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了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历史的转变。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欧洲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决定性优势”。
              (2)20世纪末基本促成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 7.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渐形成密不可分的世界体系,它的形成与演变历程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经济体系并非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倾向于获取更大的空间。从16世纪开始,首先成为依附性地区的是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美洲部分地区和西非的一些地区,后来,这个行列不断地扩大。----[美]皮特•N.斯特惠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 主导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是国际性的。……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中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结果是一场几乎给每一个社会都带来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全球范围的崩溃…….-----[美]皮特•N.斯特惠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大的进步影响。
              (2)据材料二、三,指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并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社会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对世界经济体系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对亚洲的渗透可上溯到13世纪中期,教皇英诺森四世和法国的路易九世派遣一些芳济各会派教士到中亚大可汗宫廷中布道。1294年,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之后回到欧洲。由两名托钵僧,普兰•卡皮尼和卢布鲁克撰著的《联系》一书,特别是马可•波罗游历的故事,激起了欧洲的好奇心和商业欲望。蒙古人将亚洲和东欧连为一体曾便利了此种商业交往。但是,如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帖木儿掠夺性的征服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越来越阻隔了此种交往。土耳其人并非有意损害贸易,而是他们没有能力促进贸易。
              --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影响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的若干因素。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2)若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看,指出材料二所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力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拖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生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材料四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参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就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刘梵,朱汉国主编《历史学系精要》
              (4)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对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欧洲说”--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世界说”--弗兰克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材料中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10. 贸易自由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任其自由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早提出自由贸易政策的是英国。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40年代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率。1854年英国取消垄断海运的《航海条例》,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通过与各国的多轮谈判,到1875 年,英国已经将制造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率下调为零,主要欧洲国家的关税都大幅度下调。------韩青、高先民、张凯华《贸易战争》
              英国经济学家指出:“在英国工业部门的代言者看来,自由贸易是一个手段,借此可把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当然还有那些落后地区和新殖民的国家,纳入一种……依附关系中。”“让英国‘垄断世界制成品贸易’,并‘破坏世界每个地方的竞争产业’”。
              ------梅俊杰《从马克思的论断看自由贸易的历史真相》
              材料二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贸易自由化”口号,积极倡议建立专门的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1946年2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开始筹建该组织,次年4月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在美国的提议下,包括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23国在古巴哈瓦那经过多边谈判,于1947年底达成了关税减让协议,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并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关贸总协定从此成为各国共同遵守的贸易准则。------《国际贸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产生》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英国和美国先后举起了贸易自由化的大旗,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个时期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方式的不同。
              (3)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贸政策开始发生变化,逐步下放贸易经营权,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外贸政策开始广泛的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对应的对外贸易政策法律体系,对外贸易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历程》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由保护贸易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