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人权等社会政治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欧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楷模,主张创立“民有、民享、民治”三权分立的共和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民国,设立了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得西方民主制度第一次在中国得以部分实现,中国民主政治真正开始起步。
              --黄立文《从民主化角度透视看辛亥革命》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提倡“民主”与“科学”。这里的民主是以法国为榜样,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独裁政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大声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而自由亡。
              --王辉《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的认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在反专制、兴民主上的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二者在反专制、兴民主上出现不同的原因。
            • 3. 材料  1911年11月15日北京的《爱国报》以《中国共济会出现》为题,刊发报道:“近日大局纷扰,南北相持,内部之廉烂,外部之乘机内外人士,莫不引为忧虑。闻有某某志士组织一中国共济会于天津。该会之宗旨,首在要求停战,北军之停战,由立宪党要求政府,南军之停战,由汪设法向南军鼓吹。此议既决,则组织国民会议,聚集全国代表,协议政体。政府及南军共应服从国民之同意。”第三天,《顺天时报》刊载了国事共济会简章:
              (一)本会以保持全国领土(各省及各藩属)之统一为宗旨。
              (二)本会依前条之宗旨,要求两方停战,鼓吹组织临时国民会议,解决君主民主问题,以免全国战争之祸。(三)本会会员平日主张君主立宪者,担任请愿北京政府赞成本会办法,平日主张民主立宪者,担任请愿武昌军政府赞成本会办法。
              --桑兵《辛亥国事共济会与国民会议》
              (1)根据材料,概括国事共济会中君主立宪者和民主立宪者的相同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代国事共济会的作用。
            • 4.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的新兴力量大多肇始于得风气之先的南方或以南方为主。倡导改良与革命的首要人物都出自南方。同盟会在1905至1906年有统计的会员为976人,其中广东170人,湖南158人,四川130人,湖北125人,余为其他各省。江、浙、皖人数不著者,因三省主要为光复会活动地区。光复会不像兴中会、华兴会的人几乎全体加入同盟会,而它只有少数人陆续加人。从改良思潮的酝酿到改良派的形成固然起于南方,即后来的立宪运动也以南方为基地。如江浙的预备立宪公会,湖北的宪政筹备会,湖南的宪政公会,广东的自治会均是。两派的组织及其活动地区说明了它们的社会基础的同一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评材料中关于“倡导改良与革命的首要人物都出自南方”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中,作者的观点体现了近代西方思想家的哪些主张?这一思想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美两国实践的不同。
            • 7.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马尼拉(菲律宾)返回的广东商船,带来了大量的白银。当时西班牙殖民者把墨西哥和秘鲁的银元运到马尼拉,以购买广东商船携往的生丝及其他货物。
              --摘自《广东对外贸易资料汇编•明清卷》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广东海外贸易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当时广东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图1为1850~1913年欧洲对外投资趋向图。

              (2)面对欧洲经济扩张的巨大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
              材料三  图2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局部)》

              (3)据材料三,指出福建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材料四  近代以来,中国曾错失了很多历史机遇,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却踏着历史的节奏,一步也没有落空,逐渐融入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中国》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是怎样踏着“节奏”逐渐融入世界的,并分析其原因。
            • 8. 《独立宣言》是美国资产阶级主张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第一个重要文件,成为后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表的《人权宣言》的范本,因而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一个政府恶贯满盈、倒行逆施、一贯地奉行着那一个目标,显然是企图把人民抑压在绝对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时,人民就有这种权利,人民就有这种义务,来推翻那样的政府,而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我们这些殖民地的人民过去一向是默然忍辱吞声,而现在却被迫地必须起来改变原先的政治体制,其原因即在于此。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对美国《独立宣言》的介绍,在辛亥革命时期外国史的介绍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间,《独立宣言》曾五次全文发表…….l903年,文明书局刊印《美国独立文、法国人权宣言书、玛志尼少年意大利章书、噶苏士戒国人书合刻》.l911年11月21日,由上海一些革命派学者创办的《民国报》创刊号,刊发了《美利坚民主国独立文》.1912年1月11日,《民国报》再次发表《北美合众国宣告独立檄文》
              --摘编自《近代早期中国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的哪些观点?为什么说这些观点用《独立宣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宣言》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
            • 9. 材料一  在章炳麟(号太炎)看来,“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其中庸之道,“多在可否之间”,是封建统治者的“南面之术,愚民之术”。保皇派以儒家所倡的道德相标榜,实际上却是一群“志在于禄”、“污邪诈伪”的伪君子。他提出“无道德者不能革命”的论断,强调“革命者”应当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养成知耻、重厚、耿介和必信的优良品质,能够对革命事业“确固坚厉,重然诺,轻生死”,即使是“私德”、“小德”也不能忽视,这样才能“任天下之重”。
                  材料二  (章炳麟)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洋洋数万言,严夷夏之防,大复仇之义,截断众流,振响人心,予孙中山当时所领导之民族革命运动,以一大声援。同盟合流而声势益为浩大,辛亥之成功,章氏之力为不少也。然章氏志在排满,仅言光复……后在日本作代议然否论,以代议制为封建之遗物,非中国所宜。
              --苏渊雷《章太炎与孙中山早岁论政之异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章炳麟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
            • 10. 革命之大义
              材料:
              自格致学日明,而天予神授为皇帝之邪说可灭。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聪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赋之权利可享。今日,今日,我皇汉人民,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盖欲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左: 
              一、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我同胞皆须自认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国。
              一、不许异种人沾染我中国丝毫权利。
              ……
              一、先推倒满洲人所立之北京野蛮政府。
              一、驱逐住居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
              一、诛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儆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
              一、对敌干预我中国革命独立之外国及本国人。
              一、建立中国政府,为全国办事之总机关。
              ……
              一、全国无论男女,皆为国民。
              一、全国男子,有军国民之义务。
              一、人人有承担国税之义务。
              一、全国当致忠于此所新建国家之义务。
              一、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
              一、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一、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一、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
              ……
              一、定名中华共和国(清为一朝名号,支那为外人呼我之词)。
              一、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
              一、自由独立国中,所有宣战、议和、订盟、通商,及独立国一切应为之事,俱有十分权利与各大国平等。
              一、立宪法,悉照美国宪法,参照中国性质立定。
              一、自治之法律,悉照美国自治法律。
              一、凡关全体个人之事,及交涉之事,及设官分职,国家上之事,悉准美国办理。皇天后土,实共鉴之。
              --摘自邹容《革命军》第六章《革命独立之大义》
              (1)你是否同意邹容所言“自格致学日明,而天予神授为皇帝之邪说可灭。”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邹容提出“驱逐住居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诛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儆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中国历史的现实演变与该构想有何差异?
              (3)你如何看待邹容对中华共和国的构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