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人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不是来自于某一种力量,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的“多种因素”不包括
              A.外国的商品倾销                    
              B.外国的原料掠夺
              C.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D.清朝的重农抑商政策
            • 2. 表一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30441
              69
              4445
              15
              39696
              100
               
               
               
                  其中,影响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C.政府财税政策的变化                                               
              D.社会结构的变化
            • 3.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 4.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指的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 5.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发明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这种方法是:

              A.精耕细作法
              B.代田法
              C.垄作法
              D.区田法
            • 6.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 

                     A.             B.              C.              D.

               

            • 8.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 9.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 10.

               下列有关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始于北魏
              B.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的土地
              C.这一制度的实行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现象,使农民的生活相对稳定
              D.隋唐两代不但继承了这一制度,而且有所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