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参观博物馆是进行历史学习,了解社会变迁,开拓视野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首都博物馆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文物“雁鱼灯”
              材料一  雁鱼灯造型雍容华贵,以大雁的脖颈为导烟管,将燃烧油脂产生的烟气导溶于雁腹部的水中,以保持室内的清洁。两片弧形灯罩可以自由转动,调节灯光的亮度及方向。因其工艺复杂,造价不菲,仅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

              (1)结合所学,说明文物“雁鱼灯”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兵船牌”商标
              材料二  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了无锡茂新面粉厂。从1910年开始使用“兵船”商标,获利颇丰。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商标法》并正式成立农商部商标局,“兵船”牌商标成为我国第一号注册商标。商标由文字与图形组成:最上方书写的是企业中英文名称;中间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兵船图形及“兵船”商标,左右两行文字是“中国自制顶上面粉”“商部批准概免税厘”;商标最下部分的英文说明,包括每袋面粉重量、规格、质量保证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兵船牌”面粉在20世纪早期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北京通信电信博物馆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主题展

              图1:80年代最先进的通信工具,俗称“大哥大”,价格在2万元以上。
              图2:关于市内电话新装用户收取初装费的红头文件。1990年北京市个人安装固定电话收费5000元。
              图3:2015年上市的海尔 HL-6385T超薄移动4G智能老人手机,目前售价在300元左右。
              (3)观察展品阅读说明,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信业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 2.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所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2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3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 3. 玩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相应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姜俊彦留学日本归沪,在上海开设大中华工场,用进口原料生产彩色乒乓球、洋囡囡等玩具。随后,先施、永安等大型百货公司也自设工场,仿制、销售英国货荡马、童车,并有配套生产零部件的作坊。这些作坊看到利润可观,于是相继脱离先施等公司,独立设计研发生产玩具,并逐渐发展为儿童玩具的制造工厂,从业人数近百人。
              上海爱国玩具厂诞生于1919 年,以“赤心爱国牌”作为商标,专门制作铁皮机动玩具。爱国玩具厂于 1920 年代生产的铁皮鼓,印有“勿忘国耻”字样。
              1931 年,上海市有玩具厂43 家,从业人员近千人。1934 年,康元制罐厂设立玩具部生产金属玩具,雇工100多人,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玩具制造厂。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康元制罐厂被日机炸毁,一批中小玩具厂也先后倒闭。1949年5月,全市有玩具厂约30家,从业人员200余人。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为视角,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二  解放后,政府决定兴办玩具工业,部分企业迅速恢复生产,一批家庭手工业作坊开办……1956年,个体手工业户和作坊组成26家生产合作社,10多家私营玩具厂公私合营,组成7家中心厂。1958年,玩具被列为全市轻工业重点发展行业之一。
              --《上海通志》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对上海玩具行业改造的两种形式及其实质。
              材料三  中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全球约有70%以上的玩具是在中国生产的。
              设计生产芭比娃娃的Mattel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在中国的深圳、东莞等地设有分公司。1996年美国《洛杉矶时报》曾刊登一篇文章:在美国,一个芭比娃娃售价为9.99美元,从中国进口时的计价为2美元。在进口的2美元中,1美元为运输与管理费用,其余65美分是原材料,35美分是中国的劳务成本。在65美分的原材料中,石油产自沙特,经美国德州等地精炼后为乙烯,由台湾加工成乙烯基塑料颗粒,然后制成芭比娃娃的身体;日本提供尼龙制的头发;美国生产硬纸包装盒。每个国家都分走一块。

              (3)结合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请你为中国玩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 4.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历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二  图为1913、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材料三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请回答:
              (1)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利铔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据材料三指出该厂的历史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 5. 嘉兴绢纺厂是嘉兴最早的现代丝绸厂,它的曲折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嘉兴绢纺厂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12年朱光焘筹办纬成丝织公司,随后业务迅速发展
              1918年纬成缎获国际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
              1921年纬成公司在南湖东畔开办纬成公司嘉兴裕嘉分厂(绢纺厂前身)
              1928年底纬成公司解散嘉兴裕嘉厂力织部,后全部停业
              1936年纬成利记绢纺厂成立
              1938年侵华日军对纬成利记绢纺厂进行军事管理,称为“海衣第五工场”,后被日商强行收购,改名“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公大第八厂”
              1946年国民政府经济部派员接管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公大第八厂,后改名“中国蚕丝公司第二实验绢纺厂”
              1949年第二实验绢纺厂作为国营企业隶属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中国蚕丝公司领导,次年改名为国营嘉兴绢纺厂
              1984年国营嘉兴绢纺厂成为嘉兴首批实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单位
              1994年国营嘉兴绢纺厂改制成七个分厂,八个公司
              (1)根据材料,概述近代史上纬成公司发展所经历的重要阶段。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84年和1994年嘉兴绢纺厂实行改革的历史条件。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各种银两、银元、铜币和形形色色的纸币并行流通,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1931年秋,物价开始下降,中国进入经济危机,1934年是中国经济危机最严重的一年。面对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的局面,国民政府加快了币制改革的步伐。1933年4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废两改元”的训令,规定自4月6曰起,所有款项之收付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用银两。1933年8月,美国又宣布白银国有政策,为提高白银储备,美国高价收购白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白银外流,造成通货紧缩,物价跌落,商业萧条,银行倒闭,人心浮动。为摆脱这一困境,1935年11月起,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法币政策,实行白银国有,统一货币发行权并统一使用发行的中央、中国、交通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发行的纸币逐渐收回停止使用。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实行白银国有政策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意义。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计民生是古今思想争鸣的永恒主题。西汉时期司马迁反对老子“民各甘其食,乐其业……老死不相往来”的太平设想,认为这样社会就无法再向前发展。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自古人类“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农、虞、工、商,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在他看来,嫌贫爱富是人正常心理,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因此“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样才能国家富裕,民生安然。他还赞同管子对礼的见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没有物质做基础,就难以建立社会道德。司马迁的这些思想,不仅相近于孔子“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的义利观,甚至与近代西方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货殪列传》
              材料二  1921年8月,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了《中国的经济问题--评“资本万恶,劳动神圣”说》一文。文章认为“必先养成公德,使人人无自私自利之心,而后方可言共产”。在他看来由于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导致繁育过多,人口增长过快,而生产却跟不上来”,再加以“安贫乐道”的传统农业思想,导致中国经济贫穷落后。所以“中国还不是‘资本万恶’的问题,倒是资本不足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劳动是神圣的,资本也是神圣的”。资本不足就该保护民族工商业,保护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实业家,振兴国民经济。这种“不激不遂”的经济思想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弥足光辉。
              --摘编自彭景景《民国时期马寅初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寅初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及主要特点。
              (3)综合材料一、二,归纳决定经济思想产生的规律性因素。
            • 8. 中国历代的经济政策均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1)根据材料一,概括贾谊倡导的经济政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贾谊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
              材料二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奏议》(2)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
              材料三  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1888年)(3)晚清政府对洋商和华商施以了不同的经济待遇。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1903年)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马建波《<钦定大清商律>的立法研究》(4)根据材料一、四,指出“商业”地位的历史性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推动20世纪初《钦定大清商律》出台的社会要求。
              材料五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设立实业部,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清代的一些苛捐杂税,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5)根据材料五,概述民国初年兴办实业高潮出现的具体表现及出现该局面的政策因素。
            • 9. 张弼士(南洋爱国华侨)和他创办的张裕公司在中国葡萄酿酒工业的史册上,留下了永不褪色的光辉。江泽民曾为张裕公司题辞:“沧浪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张裕酿酒公司获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府批准,在李鸿章亲批的公司准照上,还有“准予专利十五年……”的字样。1896年,当第一批白兰地、葡萄酒造好后,张裕人并没有急于上市,而是将酒放于地窖的橡木桶里长久贮存,直到1914年,经上海大医院英人柯医生化验,确认为滋养妙品,并认定达到“成熟香醇、色泽深浓”的境界时,方申请商标注册,投放市场。张裕没有被“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所左右,而是变换花样“广而告之”。张裕这块牌子逐渐在国内外叫响。
              (1)据材料一,概括张裕公司的经营特点。
              材料二  1912年8月21 日,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次长魏宸组代表孙中山在烟台商会发表讲演:“中国商业失败,不止烟台一埠,凡属通商口岸,利权外溢,到处皆至,为今之计,欲商业兴旺,必从制造业下手,如本埠张裕公司设一大造酒厂,制造葡萄酒,其工业不亚于法国之大,将来必可获利。”在参观了张裕公司和品尝了张裕酒之后,孙中山挥笔题辞:“品重醴泉”。
              (2)“品重醴泉”兼有对酒品与人品的双重赞誉,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看重张裕公司的出发点有哪些?
              材料三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家国有企业。……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l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几年来,张裕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
              (3)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张裕公司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张裕公司的发展历程给你哪些启示?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徙之利。”“工苟不兴,国终无不贫之期,民永无不困之望”。
              ──《张謇全集》第1卷材料二  据唐闸镇(江苏省南通市唐闸镇,大生纱厂所在地)的老人们回忆,大生纱厂开工前夕,当地农民根本不知道工厂是怎么回事,因此不愿意进厂做工。张謇让人把工厂门打开,开动安装好的机器,任由当地农民来参观。……农民们一算,进厂做工比在家织布挣钱多,纷纷前来报名。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特别是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刚刚建起的大生各纺织厂受到严重打击。
              ──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经济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不愿意进厂做工”的社会背景。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