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二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92.9%7.1%
              工业总产值100%-
              商品零售额95.8%4.2%
              材料三  如图所示

              -- 彭森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历史条件。
              (2)据材料二,分析这种经济成分变化的原因。这种变化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2. 阅读材料,理解近现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材料一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满卮、求富强“殊有关系”。l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l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企业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18751883退股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18751879经费无着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18761892亏损沈葆桢
              直隶开平爆矿1878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18821886亏损胡思燮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
              年份
              1921-1929年3.01.74.39.47.1
              1930-1937年9.92.70.7-3.9-0.3
              --摘自任文侠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对近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 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
              开办年国别公司船只(艘)吨位
              1875中国招商局45860
              1887英国太谷、怡和713922
              1898日本大阪6581
              1899德国瑞记、美最时55743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出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图二与图一相比,长江三角洲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分布有哪些新变化?
              (3)历史学家们曾指出:“中国的近代化首先在江南展开绝不是偶然的”。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4.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单位:家)

              年份

              民国

              元年

              民国

              二年

              民国

              三年

              民国

              四年

              民国

              五年

              民国

              六年

              民国

              七年

              民国

              八年

              数量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三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四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4)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5分)

               

            • 5.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红色资本家—— 荣毅仁先生,因病于2005年10月在北京逝世。荣氏家族基业的变化,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材料二: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

              材料三: 1954年,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荣氏企业也迎来了新的生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荣氏家族企业在此期间获得大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解放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到1954年,荣氏家族企业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何种政策导致的结果?(2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所呈现的特点。(2分)

               

            • 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见证了中国社会百余年来沧桑的历史(15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分)

              (2)上海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请写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举出当时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

              (3)指出甲午战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3分)

              (4)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

              (5)分别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3分)

              (6)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迎了一个新机遇,请指出此次机遇是什么(2分))】

               

            • 7.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的经历是(   )

              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 8.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2分)

               

            • 9.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变化表(增长率)

              国家

              1895年

              1899年

              1913年

              1918年

              1921年

              英国

               

              11.7%

              11.4%

              8.5%

              11.8

              美国

               

              9.5%

              7.6%

              12.8%

              17.3

              日本

              3%

              11.5%

              19.5%

              38%

              25%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美、日三国在20世纪初期对华贸易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

               

            • 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选择说法正确的序号。(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2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两个阶段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