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  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
                  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是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
              --摘编自李刚《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
              (1)结合材料和史实说明为什么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封建卫道士的形象?
              (2)概括材料对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冯桂芬(1809~1874),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早年师从林则徐,后熟读《海国图志》,受林、魏的影响颇深,思想比较开放。1840-1859年,冯桂芬在北京任翰林院编修,有机会了解清最高统治集团内的各种情况,从而对整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此外,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剧变,对冯桂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为躲避战乱,冯桂芬一度避居上海,并写下传世名作                         
              《校邠庐抗议》。
                 在冯桂芬眼里,“西学”囊括了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内涵。他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制洋器,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其他事业。他对清朝统治也有不满,要求革新内政,并且重视农业生产,倡议在生产中采用机器,以节省人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议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给予掌握西方技艺者科举待遇。他所设计的试图使中国走向富强的方案,不仅受到了洋务派的礼赞,而且在《校邠庐抗议》出版三十年后仍然受到维新派的高度重视,对清末政治、经济演变的影响很大。
              --摘编自熊月之《冯桂芬评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冯桂芬创作《校邠庐抗议》的原因。
              (2)归纳冯桂芬的思想观点,并作简要评述。
            •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窃以古无久而不敝之法,惟在办事之人同心协力,后先相继,日益求精,不独保境息民,兼可推悟新意,裕财足用。如泰西各国,皆起于弹丸之地,创造各样利器,未及百年而成就如此之精,规画如此之远,拓地如此之广,岂非其举国上下积虑殚精,人思自奋之效乎?中国在五大洲中,自古称最强大,今乃为小邦所轻视。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及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若不稍变成法,于洋务开用人之途,使人人皆能通晓,将来即有防海万全之策,数十年后主持乏人,亦必名存实亡,渐归颓废。惟有中外一心,坚持必办,力排浮议,以成格为万不可泥,以风气为万不可不开,勿急近功,勿惜重费,精心果力,历久不懈,百折不回,庶几军实渐强,人才渐进,制造渐精,由能守而能战,转贫弱为富强,或有其时乎?是天下臣民所祷祀求之者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24
              (1)根据材料,概括李鸿章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李鸿章是怎样实践他的这一主张的?
            • 4.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有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以恶。……世人习而不察,辄怪乎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清)钱大昕(1728~1804)著《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
              材料三  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的,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根据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中体西用”的评价。
            • 5.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经不无感慨地说道:“湖北‘对不起’张之洞”,武汉‘对不起’起张之洞。”他说当代湖北人“对不起张之洞”无非是说张之洞督鄂18年,于教育、于军事、于工业殚精竭虑,虽屡有坎坷,但也功勋卓著,却不能得到世人应有的评价,他认为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
              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是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
              --摘编自李刚《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
              (1)历史学家章开沅为什么认为湖北和武汉“对不起”张之洞?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2)为什么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概括材料对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