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统计表,它突出反映了(  )
              类别政府党派团体驻区机关工人文教卫生私营工商业少数民族宗教街道居民
              人数964853241313442
              比例%5.113.412.294.5530.1113.647.397.392.2723.86
              A.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和公正
              B.第一届人大代表来源高度集中
              C.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D.文化落后的农民阶级无法担任代表
            • 2.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你年天坛宪法;1923年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他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 3.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 4.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强调:“为了保障人 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此国家(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结束了“文革”
              D.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5.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认为不能以1975年宪法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6.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拥有立法职能,此后,政协会议便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束
              B.政协已完成民主建国的使命
              C.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效果
              D.宪法规定的各级人大的召开
            • 7.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 8.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这届政协开始性质有了变化。“政协性质开始变化”的原因在于(  )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大已经胜利召开
              D.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 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
              A.制定共和国宪法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 10.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