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  )
              A.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
              B.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
              C.倡导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
              D.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
            • 2.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

               (1)新中国哪些外交成就可以说明中国融入世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新时期中国外交作了重大调整,取得重大成就,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并回答这次握手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 3.

              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美国形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帝国主义利用战争发了横财,成为最大的国际剥削者,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1963年《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材料二 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基本是正面的,特别是抗日战战争时期。1949到1972年,美国变成中国的头号敌人。1972年之后,尽管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定性没有根本改变,但美国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发生了悄然改变。改革开放,特别是1989年以后,美国成为中国人既恨又爱的国家。

              —摘编自赵梅《清末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1963年、1972年之后美国形象变化的具体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人对美国形象变化的因素有哪?

            • 4.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毛泽东赞同地说:“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缓和局势、和平共处,本是我们的口号,现在艾登(英国外交大臣)、尼赫鲁都说了,形势大变了,我们应与一切愿与我建立关系的国家建立工作。”可以从中获取的信息有(  )
              ①新中国决定以真正的不结盟作为自己的外交政策 
              ②新中国开始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③新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