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二 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环球时报》:“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

              材料三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 1953—1957年: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 1958—1962年:“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 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 1986—1990年:改革 闯关 治理 整顿

              “八五”1991—1995年:邓小平视察南方 改革潮涌

              “九五” 1996—2000年:宏观调控 经济着陆

              “十五” 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 2006—2010年: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角度,说明中国是怎样“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五十一年(1721年)“将田分为新荒、积荒、极荒三等”,并规定“新荒者,三年起科;积荒者,五年起科;极荒者,永不起科”,同时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些政策与雍正元年(1723年)“摊丁入地”政策的相继颁布、执行,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但是人口的迅猛增长毕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达到3.0148亿时,这种压力愈来愈明显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前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1949年9月,毛泽东以《历史唯心观的破产》一文反驳。这次对美国政府所持的马尔萨斯主义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为当时的“人口”政策定下基调。1953年公布了首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当年6月30日人口数量为58260万人,不到四年,就比建国时多出一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0‰。这一数字引起了领导层的忧虑,马寅初响应毛泽东,提出《新人口论》。                                        ——选自《共和国词典》

              材料三    17世纪晚期英国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英国的牧师、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98年发表了《人口论》,他描绘了英伦岛国人口膨胀的可怕前景。……他认为人口增长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但事实上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这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

                                                               ——互动百科《马尔萨斯人口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清朝初期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相比较,概括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人口急剧增长原因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尔萨斯陷阱”理论的局限,并用史实说明17世纪后200年间的英国和1978年底以来的中国,分别是如何安全绕过“马尔萨斯陷阱”的?

            • 3.

              下图是我国1950年至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A至B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B至C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C至E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D.E至F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
            •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材料二  邓小平在1975年复出后,他以“消肿”为突破口,抓军队质量建设,抓装备,抓编制……邓小平指出:“我们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军队很臃肿。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为此,他提出:军队要整顿,要消肿,要抓编制,抓装备,抓训练,提高现代化水平。要“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民解放军数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具体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裁军的目的。
            • 5.

              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二价与全球货

              1917年10月上海先施公司在南京路正式营业,“先施”源于《中庸》的“先施以诚”,其英文名称“Sincere”,意为诚挚、不掺假。先施公司以“创始不二价,统办全球货”为经营方针,学习西洋百货业,在中国率先采取明码标价的“不二价”,摈弃“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传统交易方式,先施还每年举办让价促销,让顾客们感到“不二价”绝非僵硬。

              材料二 新产业与女营业员

              大型综合商场的“吃喝玩乐俱全”源于先施公司将娱乐和商业捆绑,其每设一个商号都以酒店或娱乐中心配套。此外还兼营其他行业,如汽水厂、化妆品厂,还有先施人寿保险公司、水火保险公司和信托银行等。

              先施公司是聘用女营业员第一个“吃螃蟹者”,其招聘女营业员的启事张贴月余无人应聘,马应彪的妻子霍庆棠和两个妹妹主动请缨担任化妆品部的售货员,先施“三个女人同台站”的新闻震动上海。

              材料三 创伤与新生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一枚炸弹在先施公司东南角爆炸,炸死炸伤职员、顾客、行人近千人,先施公司损失惨重;上海沦陷后,先施公司受到日军强制管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美货倾销中国,先施公司受此影响,元气大伤,资金枯竭。 新中国成立后,先施上海百货1954年公私合营,成立国营上海时装公司。先施公司本部经营重心移至香港,存续至今,并于1993年重返上海南京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先施公司创办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一、二概括先施公司的经营特点。材料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与社会思潮?

              (3)据材料三分析影响先施公司发展的因素。

            • 7.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下列各项内容选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春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 ②“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③“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 ④“互助组共同致富,高级社更进一步”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 8.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一届人大全面拨乱反正,制定国家的根本大法
              B.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 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万隆会议召开

              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③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

              ④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起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 10. 下表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农村土地和人口关系的变化。表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  )
              内容1950年(%)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A.小农经济历史终结
              B.农业合作社建立
              C.现代农业开始起步
              D.土地所有制变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