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
              --摘编自卞悟《公社之谜--农村集体化再认识》
              材料二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除此之外,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还进行了哪些调整?
              (3)“春天”的内涵是什么?材料中崛起的“座座城”指的是哪几个城市?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从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中国完成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呈现出来。借鉴 1933 年苏联的做法,中国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
              材料二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 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主要发达国家相继经历了战后以来规模较大的结构性调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美国最先进入以信息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
              --马莉莉《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 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3)根据材料三,谈谈我们该如何应对产业结构变化。
            • 3.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  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
              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城乡个
              体工业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9.1%17.9%18.5%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